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14.09.2014  13:35

  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新华网)

  此前引发热议的是,新学期开始,上海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减负”,旧版教材中的8首古诗全部被删除。

  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减负,不应减掉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版约请中华诗词研究专家周笃文、作家苏叔阳、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诗人叶延滨、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蔡世平等专家发表对课本编写工作的看法。

  ——编者   

  周笃文:

  深耕国学原典 厚植诗词基因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明睿果决,发人深思。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古典文化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并倍感责任的重大。中华文化千古一脉,震灼世界,决不能在我们手里中断!

  国学是中华民族赖以治国兴邦、安身立命的一整套根本性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是在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由历代大圣先贤所不断创造完成的。概括讲,它是以儒家四书五经以及十三经为基本体系,兼及诸子百家的学术观念,而构建起来的治国方略与文化价值观。 正是在这套理论体系与价值观念指导下,我们的民族才得以蓬勃发展,历劫不衰,愈挫愈勇,挺立于时代壮潮的前头,并且为人类的发展指示了方向。

  而建立在如此精深的国学基础上的诗学,更是人类文明中的至宝奇珍。国学是指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而《》为六艺之首。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培养学生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手段来实现士君子的全面发展。《易经》的《贲卦》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首次提出了“人文化成”的治国育人重要观念。在《尚书·禹贡》中亦云:“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所谓声教,即诗歌礼乐之教化也,更突出了声诗教化之作用。如孔庙中常见的抱柱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所昭示的崇高理想,成了诗歌声教服膺的目标。

  中国诗歌导源上古,波澜相接,汇为汪洋之诗海,无论历史之久远,品质之超胜及数量之巨大,以及影响之深远,都是举世无双的。《诗经》、《楚辞》以下,迄于近代,作品浩如烟海。全唐诗流传至今的超过5万首,全宋诗更是多达三十余万。乾隆皇帝一人诗作超过5万。历代佳作,精光万丈,震撼世界。天才诗人将汉语言文字之声情意象之特美,发挥到了极致,使人见字生感,闻声动情,达到了老妪能解,目醉心迷的程度。闻一多说:“从西周到宋两千年,我国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是一部诗史。

  中国诗词的前世今生,生气勃勃,美妙无穷。

  中国诗歌最早源于4000多年前的虞舜的《卿云歌》与《南风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些礼赞光明与仁政的诗歌,如此光昌伟丽,是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声雄啼。

  此后,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著作,直到今天仍以其诗性的灵光启迪着我们的心智,其“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家国情怀,真不愧精彩绝艳,感泐肺腑。以后三曹陶谢、李杜苏辛继起诗坛,光照千秋。毛泽东的“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以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皆振聋发聩,别开生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寄意高远,感人至深。

  当代诗坛也人才辈出,佳作如林。如刘征的《八声甘州·嫦娥工程老总们的眼泪》:“一箭嫦娥飞去,啊,绕起来了,古梦今圆。扬眉望月,热泪洒征衫。合一滴如海卷飞澜。流不尽,滔滔滚滚,大爱弥天。”可谓戛然独造,妙绝古今。中年诗人蔡世平的《朝中措》词:“山瓜摘了摘山椒,秋色上眉梢。留得葫芦不摘,由它枝上妖娆。 农桑心事,田园物态,城市风骚,真个泥能养肺,肝肠又绿新苗。”好个“泥能养肺”,这种泥土情结、直白语言与救赎的心境,真令人拍案叫绝。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礼乐化成天下,从来不主张武力侵略的霸道。《左传》楚庄王强调武有七德:“夫文,止戈为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礼记》主张:柔远人,则四方归之。这种怀柔政策,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国策。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博士说:“如果再生为人,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将来生在中国,要是在那未来的时代世界还没有融合起来,我就要致力于使它融合。假如世界已经融合,那我就努力把世界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精神为中心。

  汤因比还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由中国文化和佛教传统这一共同遗产来看,他们都是连结在这一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中国在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认为所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 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诗词是中华美德的艺术体现。中华诗词的魅力在于它是以陶冶性灵,变化气质,培养贤德君子,实现世界大同为目标的人文化成的艺术。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世界文化的至宝奇珍,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深耕与厚植国学文化,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叶延滨:

  传统美德是通过诗歌传承下来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念、审美、伦理都是通过传统诗歌传承下来的。中国没有圣经,只有诗经。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抒发的是山水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达的是亲情,“四海之内皆兄弟”表达的是兄弟情。传统的美德是通过诗歌传下来的。

  现在的教材比较讲实用,多为应试的东西,常常忽略向孩子们传授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良。诗歌口传身教,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人生理想。诗歌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应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

  传统诗歌教育,除了在课本中选优秀的传统诗词外,还可以编一些课外阅读选集。《唐诗三百首》已成为经典,应该编唐诗100首、宋词100首、元曲100首作为孩子们的课外书,在课外得到补充。另外,媒体也应该做推广普及传统诗歌的事。现在媒体有汉字大赛、成语大赛,受到广泛关注,唤醒了被人们忘记了的东西,引起大家的兴趣,诗歌方面也应该这么做,可以搞诗词比赛、诗词朗诵比赛、名诗名句比赛等等,向全社会传递正能量。

  苏叔阳:

  丧失古诗文教育就丧失了文化之根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最优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丧失了古典诗词教育就丧失了文化之根。中国是诗人群体很多的民族,是诗的大国。我们的生活如果缺乏诗意,不能进行诗意的表达,生活中的诗意就萎缩了。文言文散文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古人精而又精挑选出来的。学习古代经典诗歌和散文是维系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必要手段。如何进行中华民族的诗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大课题。现在的一些学生说话、写作连语法都不讲,写文章都写不通顺。教育改革应从语文开始改革。教材中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不应该减少,而应该适当增加,至少占一半。

  舒乙:

  现代人应既有横坐标,又有纵坐标

  “去中国化”说的是目前的状况,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长期以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不够,这要往前推100年,优秀的文化传统被割裂。现在应加以纠正和弥补。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一批文化巨人,政治方面有毛泽东等人,文学方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美术方面有齐白石、徐悲鸿等人,他们身上交汇了横坐标和纵坐标,纵坐标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横坐标是指现代世界文化.。这些文化巨人学贯中西。他们赶上了私塾的末班车,比如鲁迅古文化功底很深厚,唐诗宋词倒背如流,自己还能做旧体诗。现在的人只有横坐标,没有纵坐标;古代的人只有纵坐标,没有横坐标。只有横坐标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没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继承传统才能全面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应该有传统文化这一块,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减少,应该增加到足以和那些文化巨人相匹配的程度。

  外国人对中国知道得非常少,但他们能说出李白、杜甫这两个名字。中国古代文化在外国很有影响,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很陌生,这是一个缺陷。青年应该打好传统文化的基础,有深厚的积淀,厚积薄发。

  梁启超在梁思成去美国学建筑时,要求他不光要学建筑知识,还应该学美术、音乐、舞蹈等知识,才能成大建筑家。现在的人分工越来越细,出了自己这个专业圈子的知识都不知道,成了片面的人。现代人应该总结经验,接触广泛,才能大有作为。小学课程多学一些传统文化,对孩子成长绝对有好处。

  蔡世平:

  中华诗词能提升民族的精神品质

  中华传统诗词是从中华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诗词体现了中国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是中国人传达情感的形式。

  从汉语言文字里直接生长出来的中华诗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但同时作为精神文明的一种方法和工具,她又涵养了中华民族的诗性思维、人生智慧和人格操守。

  考察中华诗词的生长、发育、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中华诗词与中华民族相生相伴,一路同行。中华诗词融进民族文化的滚烫血液,直接影响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形成。

  中华诗词帮助人们创造和建立了一个“诗性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是我们的民族为什么那么热爱脚下的土地,那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诗性因素,也是中华民族青春常在的诗性因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民族的文化意识,深植在国民的温馨记忆里。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包含了中华民族智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诗,激励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的华夏儿女,去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庐山》,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眼界。它告诉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钻牛角尖,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的道理。

  中华诗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格操守,提升民族的精神品质。

  中华诗词从最初上古时诗的萌芽到《诗经》、《楚辞》的出现,就确定了以天地为经纬的坐标系,形成了质朴、典雅、大气、高贵的精神品格。中华诗词以她特殊的文学样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完美着社会良心。让我们读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从王昌龄的这首诗出现后,“冰心玉壶”的意象,就成为后世人品高洁的文化符号。从这些诗里我们看到,清洁的精神是人们最高的品德追求。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那些豪迈沉郁的诗篇,无不沸腾中华儿女的热血,燃烧民族的爱国激情。文天祥的《七律·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气节,是一把正骨尺,一颗定心丸,不知校正了多少人生航向,在国家尊严与个人生死考验面前,凸显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标高。

  中华诗词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留存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得到当代人的尊重与珍视。“不让美好的东西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是中国文学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