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喊“想死”的人 真的可能突然自杀

10.09.2014  11:05

  南都讯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记者从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了解到,自杀前,主动打电话到该中心求助的人员2007年至今仅有1453例。心理危机干预专家表示,自杀未遂的人短期内再次有自杀行动的几率极高;而这些喊着“想死”的人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当他们心中的苦恼和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真的会突然就自寻短见。

  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援助热线组对2007年11月至2014年8月的66802例心理热线进行统计,其中因自杀来电的只有1453例。统计显示,有自杀意念的1240例,占85 .3%,有自杀计划的100例,占6.9%,自杀未遂有113例,占7.8%。

  而广州市疾控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广州市自杀死亡人数有383例,其中男性232例,女性151例,分别占两性死亡病例的0 .78%和0 .7%。“以上是不包括自杀未遂或者有自杀意念的人群。可见,有自杀倾向且愿意求助的人非常少。”广州市脑科医院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郭建雄指出,自杀前打电话前来求助的人,心理健康导致的有527例,占36.3%,其次是因婚恋问题自杀的332例,占22.8%,而精神疾病的有261例,占18%。“精神疾病的人自杀咨询一般是由亲友打过来求助的。

  统计显示,男性的自杀倾向比女性要高,分别占比为男性占50 .8%、女性占49 .2%;学历程度越高且无业的人员自杀程度越高。在处理方法方面,对这些来电者开展了危机干预并在事后分三个阶段对他们进行回访。

  郭建雄表示,有心理疾病、物质依赖和重症精神病患者居广州自杀人群的前三位。他指出,重症精神病患者自杀一般出现在发作时,而像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自杀时机难掌握,一般短的在患病一两个月内出现,长的在达十年以后才出现的都有。

  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陈超其指出,非重症精神病患者自杀一般都有“信号”,如失眠、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生活不如意,近期丧失了一些挚爱的东西;无法承受病痛折磨;性格突然改变,变得懒散、狂躁等等。

  郭建雄提醒,对自杀群体的关爱,不能因为自杀行为结束后而终止。他强调,每一位有过自杀经历的病例,无论是大伤小伤,都应该住院进行心理治疗和监控。“一般自杀未遂后短短的几天内,当事人还会有再次自杀的强烈愿望,他们还会再次尝试。

  [故事]

  从小被父亲否定 卡奴欠债欲轻生

  “我觉得我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的了。月底拿了这个月的工资,过上几天好生活、吃好玩好,然后就自杀。”就在上个月,心理咨询师官永雄曾接听了小A、一个有自杀倾向求助者打来的电话。

  随着双方交谈的深入,官永雄发现小A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能够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于是就这样一边临时做着一边继续寻找工作,到现在也只能做一份月收入两三千元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地增大。之前由于透支了信用卡,催款电话让小A绝望。

  经了解,原来,小A的父亲从小到大对小A都是持否定态度,不管来访者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在父亲眼中言语中,小A是一个很差的,一事无成的人。

  官永雄表示,小A明显是一个缺乏社会支持的人,本应该是给予自己生命最大力量的家庭支持,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丝毫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这个维持生命的力量已经被人为中断了,是父亲不断地贬低和责骂让小A对家庭支持失去了信心,甚至让小A对父亲心生怨恨,对家庭支持产生了排斥。“亲情、家庭本应该是其把生命坚持下去的最大力量来源,却因为养育中言语行为的不当,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这也是小A坚决要选择自杀这个方式的原因。

  此后,官永雄定期与小A进行了电话回访,并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在无法明确提供的帮助是否行之有效的情况下,官永雄特意将情况报备给了警方,提请警方留意。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伍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