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结硕果

10.07.2015  09:36

  近日,南昌经开区白水湖学校等区属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森”宣传活动。利用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森林水城、美丽南昌;开展“创森”知识主题班会;举办小手牵大手“创森”知识竞赛;将“创森”宣传活动的工作落实纳入到对班主任的考评中……经开区多项举措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让校园每个角度都是“创森”的阵地。

  生态立区,绿色崛起。围绕“打造绿化精品、提升园区品位、促进招商引资、建设生态经开”的工作目标,按照“增大城乡绿量、扩大城市绿景、提升绿化品位、丰富城市色彩”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南昌经开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至今,该区共新增造林面积1.13万亩。目前该区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

  “创森”亮点

  孔目湖湿地公园是南昌经开区和华东交通大学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创建“绿色交大,山水学园”而立项建设的。

  该公园占地600余亩,其中湖水面积300亩以上,是一处天然的生态湿地。项目至2015年陆续种植绿化苗木30多个品种8000多株,种植了环湖通道行道树等。同时,还将启动生态湿地展示区的建设。目前该展示区正在规划设计认证中。

  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原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现已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收集保存了观赏茶花500种、油用油茶400种、竹种180种、桂花品种50个、珍稀树种900余个。该院在全省建立了一大批各类试验林、示范林,为江西省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储备了技术、平台和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

  打造五大绿化工程

  市政道路绿化提升工程。近年来,该区共投入资金1.7亿余元,重点打造了桂苑路、昌西大道、经开大道、花园北路、机场路、昌北大道、英雄八路、建业大道、小微大道、东西一路、南北三路等精品市政道路,栽植各类乔木共14.37万株、灌木66.9万株、草皮20.4万平方米,栽植或摆放鲜花500余万盆,形成了精品景观路和景观林带,全面提升了园区市政道路绿化水平。

  生态公园绿化休闲工程。按照扩大城市绿景、提升绿化品位的要求,该区组织实施了孔目湖湿地公园、白水湖湿地公园、杜鹃茶花博览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级经开区的绿化品位。其中:杜鹃茶花博览园占地462亩,一期已经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种植50多个品种的苗木2万株;白水湖湿地公园投资1600余万元,按照生态性、休闲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景观效果,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3年度“全市植树造林增绿工程先进县区”。

  村庄绿化精品工程。按照“生态、和谐、人文、宜居”的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近年来,该区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了麦园、上罗、北山、港口等10多个新农村精品绿化建设,大大提升了该区农民小区的人居环境。其中麦园村共栽植樟树、桂花、银杏、茶花、樱花等乔木3493棵,草皮4.2万平方米;上罗村新栽植茶花、桂花、樟树等乔木1591棵,草皮1.37万平方米;北山村建设村民休闲绿化广场5000余平方米。

  通道绿化景观工程。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结合通道“五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了英雄大桥通道两侧景观工程,栽种乔木4700余株、灌木1.5万余株。

  山上造林增绿工程。该区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完成山上造林绿化1500余亩,进一步改善了林区生态,提升了森林防火保障能力。同时,该区还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大发展、园区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积极组织开展了“绿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村庄”的“五进”活动,区教办以白水湖学校等为示范,打造出绿色校园;驻该区的南昌教育学院响应“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共栽植2万株苗木绿化校园。(邓水权 本报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