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我国经济优化升级趋势的深远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立足过去5年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丰富实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不仅呈现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鲜明特征,而且正在促进全球的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对我国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助推作用,还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都已蕴含在经济优化升级趋势之中了。
经济优化升级趋势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离不开对经济优化升级趋势的判断。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向。
(一)经济优化升级的历史性新特点。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从需求侧看,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预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形成一个“新消费时代”。从供给侧看,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达到52.9%,预计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或达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服务型经济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动能。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6年的57.35%提高到65%左右,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并进的趋势明显增强。
(二)经济优化升级蕴含改革新动力。
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增长潜力,以及与之对应的预期市场空间,不仅是我国产业变革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而且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经济优化升级的新趋势、新结构下形成新动能、新增长。比如,产业结构升级将倒逼供给体系质量的提高。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规模有可能从2016年的38.4万亿元增加到50万亿元左右,由此将显著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拓宽新的增长空间。又如,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创造增长新动能,释放13亿人的消费潜力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增市场。初步估算,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可能由2016年的33万亿元扩大到50万亿元左右。更重要的是,13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再如,城乡结构变革将释放农村大市场的潜能,未来5至10年,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形成近百万亿元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成为我国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红利”。
(三)经济优化升级与产业变革交汇带来新机遇。
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交汇融合,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机遇、新动能。例如,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变革的突出亮点。首先,数字经济加快推动制造业升级,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产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之中,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其次,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进程,创新创业成为经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预计到2025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67万亿元左右。以新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变革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和科技驱动为主的转变,形成不以速度为导向、追求质量效益的新增长格局。
(四)经济优化升级传递增长质量变革新能效。
过去几年,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经济优化升级对增长速度与质量变革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不断释放新能效。
我国经济总量规模已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重要原因就是经济持续优化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未来5年至10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城镇化结构的变革和升级,仍将带来巨大的叠加效应,预计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30%左右。从增长效果看,经济优化升级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例如,新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提升。2012年至2016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的非农就业人口达到170万人,比2009年至2011年多吸纳30万人。随着服务业占比的提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吸纳更多的就业。从未来预期看,伴随增长质量效益提高,至少将带来两大发展能效的优化。其一,是社会结构的优化,未来5年至10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可能达到50%左右。其二,是资源环境的优化,初步估算,2020年如果服务业占比不低于55%,能源消耗量有望下降14%左右,二氧化硫(SO2)有望减排18%左右。基于此,经济优化升级与环境治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前景,从长远看,是值得期待的。
经济优化升级趋势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经济优化升级的本质是创新变革,核心是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比如,要加快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形成稳定扩大民间投资的良好制度预期;要按照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按照“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要尽快形成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收益的相关制度安排,以进一步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身创新创业。
(二)以打破行政和市场垄断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推进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建设,既是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竞争的现实需求,也是激发国内市场活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的要求,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比如,要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创新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取得新突破;要破除服务业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释放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要完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机制,形成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实质性降低企业的制度性成本。
(三)以纵深推进简政放权为重点,加快变革监管体制。
总的看,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形成和积聚,与政府的监管体制变革滞后、监管不到位直接相关。防止各类经济风险的发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加快推进监管体制转型与变革。比如,尽快实现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过渡,建立综合性金融监管体制;尽快形成统一的国家反垄断体制,强化反垄断的权威性、统一性,建立既适用于内资又适用于外资,法治化、规范化的反垄断体制;尽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以形成与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经济优化升级与全面开放新格局相互促进
当前,经济优化升级与扩大开放直接融合,其双向影响显著增强:我国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走向主要依赖科技创新,需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球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需要我国在经济优化升级中不断创造新的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离不开我国的参与和推动。无疑,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使我国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动力、新平台。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开放,重在加快形成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互济开放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大量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能够明显降低各区域之间的贸易成本。未来5年至10年,打通“一带一路”在陆上、海上、空中的贸易流、物流、资本流、人流、信息流通道,形成放射性、网络化的互联互通布局,将加快建设连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经济大走廊,提升贸易物流便利化水平。实践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基础设施给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已超出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本身,它将加快促进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进程,实质性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推动经济一体化。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服务贸易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日益成为全球自由贸易进程的重点与焦点。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形成我国对外贸易新格局,不仅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在中长期持续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的重要推动力,更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地位及全球贸易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条件。要推进服务项下自由贸易进程,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行旅游、健康、医疗、文化、职业教育等服务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积极推进服务贸易的双向开放进程,形成国内大市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有效对接,这将裂变出巨大的能量,形成我国扩大开放的新格局,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综上所述,牢牢把握我国经济优化升级趋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我们跨越关口的不二选择,而且将对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带来深远影响。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内需市场和更多的“中国机遇”,必将进一步推动形成国际自由贸易新格局,有力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变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迟福林 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