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 注意动态 四易其稿

28.12.2013  14:44

  12月27日,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省委副书记尚勇就《中共江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作了说明。《实施意见》(讨论稿)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十七条,主要从经济、民生法治、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五大方面部署改革,重点突出经济体制改革。

  【出台背景】

  提早谋划重大改革问题

  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江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省委对学习贯彻工作高度重视,将组织起草好《实施意见》作为事关江西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始终思考在前、谋划在前,部署在前。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了起草工作。4月下旬,按照中央《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精神,省委组织了专题讨论,向中央提交了有关意见和建议,同时开始着手加强对江西重大改革问题的研究和谋划。

  解决“改什么,怎么改

  9月中旬,中央下发《决定》征求意见稿后,省委按照要求组织学习讨论,形成修改意见和建议上报中央。随后,省委书记强卫指示省委政研室对深化江西重点领域改革进行前期调研摸底,为起草工作做准备,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江西“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力求“务实管用”。

  【出台过程】

  成立起草“1+N”文件领导小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省委结合江西实际,明确提出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1+N”文件,并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征求对江西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为起草好“1+N”文件,省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强卫亲自担任组长,省长鹿心社,省委副书记尚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担任副组长。同时,成立了起草工作小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任组长,并明确《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由省委政研室牵头,抽调省直相关部门精干力量参与;“N”文件起草工作由省直相关部门分别负责。省委书记强卫还先后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征求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四易其稿提交讨论

  在具体起草过程中,江西没有简单照搬照抄中央《决定》,而是在努力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江西实际,始终注意中央各部委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动态举措,及时了解各省市深化改革的有关情况,适时调整江西各部门关于深化改革的时序安排。《实施意见》经四易其稿,提交省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下发到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不是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省级领导干部,各设区市、省直各部门负责人征求意见,并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其间,共收到意见375条,经整理研究共吸纳了210条,修改了164处。经过反复修改后,形成了提交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的讨论稿。

  【总体框架】

  既不抢跑更不拖宕

  在起草过程中,省委是如何考虑的?尚勇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省提出一方面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既不抢跑,更不拖宕,以地方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成效,服务全国改革大局。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江西实际,紧紧围绕解决制约江西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改革的先后顺序,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确保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

  在《实施意见》(讨论稿)中,对每个领域的改革,都力求厘清四个层面内容,包括:对方向明、见效快且属于地方事权的改革,抓紧实施,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大、情况复杂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积极探索、大胆试点;对属于中央事权且已经明确的改革,不折不扣、坚决实施;对必须由中央适时推出配套政策的改革,早作准备、及时跟进。

  分十七条突出经济体制改革

  《实施意见》(讨论稿)的总体框架是怎样的?尚勇说,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十七条。其中,第一条强调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走在全国改革前列,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区”。

  《实施意见》(讨论稿)突出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其中第二至八条都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特色突出】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首要任务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央《决定》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实施意见》(讨论稿)着眼于打开市场之“”、放开权力之“”,提出了贯彻落实的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针对市场主体活力不强是江西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实施意见》(讨论稿)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首要任务,放在第二条,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改革措施。针对江西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特别是金融等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实施意见》(讨论稿)在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加重了笔墨。

  区域发展和经济升级是特色

  考虑到实现江西发展升级,加快开放升级和区域升级至关重要,而这是目前江西发展中的一条短腿,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构建区域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升级新格局。因此,《实施意见》(讨论稿)将关于区域发展和开放型经济升级的内容单列一条,是江西深化改革的一大特色。

  结合我省实际统筹城乡发展

  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目前又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城镇化发展创新,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在江西,农业农村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创新和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则是我省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对此,《实施意见》(讨论稿)提出了切合我省实际的改革措施。

  社会事业民生改革浓墨重彩

  《实施意见》(讨论稿)用了三条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提出了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方面的系列改革措施,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其中,针对城乡居民对增加收入的期待,《实施意见》(讨论稿)专门将“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单列一条,对人民群众愿望和呼声予以积极回应,从围绕创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机制、健全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收入增长机制等提出了改革措施,以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通过改革巩固生态优势

  良好的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我省必须通过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创造更多新鲜经验,让赣鄱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实现永续发展。《实施意见》(讨论稿)作了部署,通过改革巩固和发展生态优势。

  推进江西民主法治建设

  《实施意见》(讨论稿)从推进民主法治政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江西等方面,提出了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改革措施。

  其中,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明确了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措施。在建设法治江西方面,强调要制定并落实《法制江西建设规划纲要》,并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谋划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为充分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大力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分别单列一条,提出了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调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等。围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强调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文/记者陈艳伟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