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一年来]“1+2”结对产业帮扶 万安走出扶贫到户新路

25.11.2013  12:13

  本报万安讯(通讯员刘耀金)今年以来,万安县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1+2”结对产业扶贫。目前,全县已帮扶591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帮扶429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

  “1+2”结对产业帮扶的主要内容是:动员全县61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两户有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户,从省级产业扶贫资金中拿出610万元作为帮扶资金,按每户5000元的标准统一购买种苗、饲料和肥料发到贫困户手中。帮扶资金滚动使用,1年后本金和利润用于下一年度扩大产业发展,滚动发展,持续增收。

  万安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该县围绕群众增收致富、过上美好生活这一核心,大胆探索机制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在全县开展了扶贫大调研活动,对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并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方法,决定变输血为造血,由单独到合作,走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干部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的扶贫到户工作新路子。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该县建立了完整的帮扶工作机制。在帮扶对象选择上,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从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推荐产业帮扶对象备选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7天,然后召开第二次村民代表大会予以确认。在帮扶项目选择上,立足本县的资源现状和产业基础,重点帮助贫困户发展生猪、肉牛、毛竹、富硒稻、井冈蜜柚等为主的短、平、快项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帮扶对象与帮扶干部商量后,向村委会提出申请。产业帮扶的资金来源于省级产业扶贫资金,为了管理和使用好这笔资金,万安县委托乡镇政府统一管理,“捆绑打包”,并设立产业帮扶到户资金专户。

  “1+2”产业扶贫开拓了扶贫到户新路径。干部带着资金、技术进农家,为贫困户解决了许多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变农户“单打独斗”为与干部“同舟共济”,干部帮助贫困户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合力攻坚的扶贫开发氛围。自产业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6483亩,生猪养殖存栏2713头,麻鸭存栏7116羽,肉牛存栏327头。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