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孩子读什么? 聚焦儿童文学创作

23.04.2015  14:29

  孩子的阅读和成人的阅读有太多不同,他们像透明的空瓶子,我们往里面填装什么,他们就呈现出什么色彩。所以,谈到阅读,我们总会想到孩子——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文学食粮?我们应该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打上怎样的精神底色?

  今天,我们请到当今儿童文学界非常活跃的三位作家,来谈谈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作——我想,他们的创作是具有标本意义的。

  ——编者

   嘉宾名片:

   郑允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84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童话专集15部。其中《吃耳朵的妖精》《树怪巴克夏》分别获得中国作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怪孩子树米》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吃耳朵的妖精》入选“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彭学军

  儿童文学实力派作家,江西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你是我的妹》《腰门》《纸风铃 紫风铃》等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一些作品被译作英、法、韩、日等多种文字输出海外,《你是我的妹》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阿桃》。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大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喻 虹

  2007年开始业余创作,2010年转入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清水河》《一朵花开的时间》《风往哪里吹》《向阳而生》等少儿小说十余部。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