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加装一道“防火墙”

11.08.2015  19:03

  有这么一句名言: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线越长。可见好奇心则是促发兴趣最大的源动力,因为它折射出人类对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也催生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牛顿在苹果树下看到落地的苹果,有了好奇心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由于看到水壶盖冒出的热水汽有了好奇心而发明蒸汽机……我们都希望孩子是自己眼里未来的牛顿、瓦特,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殊不知,面对良莠不齐的现实世界诱惑,缺失正确引导的好奇心就像无形、无色、无味的“蛊毒”,有时也会蒙弊孩子的双眼,戕害他们的心灵。

  曾看到过一则知名刊物举办的青少年成长调查问卷报告,该报告从网游、阅读、追星、时尚、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从抽样问卷中分析的结果来看,各方面的比例有所不同,其中网游、追星方面72.35%的初中生兴趣较大,但在心理方面69.75%的初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来自身边人及外界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时尚明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还产生了自卑、嫉妒、封闭心理。面对这种心理焦虑,极少数同学作出类似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等的极端行为。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青少年成长所出现的问题的确引发我们的关注。正如前不久屡见媒体的明星“吸毒门”事件令国人唏嘘不已,悔恨落泪者有之,行若无事者有之,在他们亮丽的光环背后却隐藏着如此龌龊堕落的行径,真令人不耻。尤其是当一个父亲为自己的儿子后悔致歉时,却没能唤醒为人子的他丝毫的悔恨与自责。当我们对他们的吸毒事件嗤之以鼻时,更应去反思我们当今的心理安全教育,到底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如何去有效地呵护孩子纯真的本心?

  有一天,一个邻居也告诉我,说她女儿一直非常倾慕某明星,帅气阳光的画像一直张贴在墙上,可是当她女儿得知这位明星因吸毒而要受到法律制裁时,为此伤心不语且非常疑惑。当她向我咨询抚慰之法时,我想与其一味地全部防范不如选择性接纳。不妨告诉她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向往新鲜、新奇、新颖的世间万物,这是无可厚非的,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言: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如果过于指责女孩的伤心不语是一种荒唐不堪的坠落,那只能是适得其反,那样只会扼杀了她最美好的情感初衷,因为这样年龄的青少年对一切未知领域都充满了对目标期望值的向往与追求,所以她才会有所疑惑。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倾诉,当然倾诉的形式可以不同,可以针对她的心理状态,分析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明确地告诉她因为她对犯错明星的好奇心过大,期望值过高才会如此,而明星的犯错又何尝不是对不良诱惑的好奇心使然。让她明白对别人的错误而过于自怜自艾也是在犯错,是对自我珍视的最大损害。出于对她追慕明星心理倾向的重视,也可以与其畅谈自己曾倾慕的偶像,讲述自己曾经的追星往事,打开她内心的纠结心结,让其发生情感迁移,她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会欣然接受,将悲怨的情感释怀。

  亚当和夏娃正由于好奇心,才抗拒不了蛇的诱惑,所以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时,让孩子敢于说“”,增强他们心理健康安全意识,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就像给心灵加装一道“防火墙”,过滤掉对心灵成长危害的“特洛伊木马”,让心灵在阳光雨露下开出最炫丽的花。

  当我搁笔沉思,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香烟,正要吞云吐雾时,小女见状立马跑来从我嘴里抽出我的香烟,掐灭烟灰并义正言辞地说:“烟火无情!吸烟有害健康!”听她说出这样的公益广告词,不禁令我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