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断翼天使”插上“腾飞翅膀”

06.11.2013  15:31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能否与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过上幸福生活,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作为拥有2.3万名残疾人、其中贫困重度残疾人1709名的乐安县,不断创新残疾人扶贫帮困模式,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安置公益性岗位、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等多项举措,着力提高残疾人“造血”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

        优惠政策温暖同行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我要用好这笔钱,经营好我的榨油厂,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近日,乐安县龚坊镇陀上村残疾青年龚华良在领到5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时激动地说道。龚华良早年因爆炸事故落下了残疾,家里一贫如洗的他曾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在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帮助下,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先后创办了榨油厂、烟花爆竹厂、食品厂等,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创业能人。

近年来,乐安县从资金、技术、税收、信息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积极引导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县残联主动帮助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联系银行、工商、国税地税、城管等部门,依法帮助其办理贴息贷款、减免税费、各种证件,让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享受到更多更实在的政策优惠。同时,为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该县残联拿出部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残疾人创业,每年给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600到5000元不等创业扶持资金。

培训助残授人以渔

      “参加了县残联推荐的盲人按摩培训班后,我自己开了一家按摩店,现在月收入近3000元。”说起参加培训班的益处,乐安县远皇脊椎盲人按摩店老板邹怀远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邹怀远是戴坊镇村前村的一名盲人,就业一直是个大难题,后经县残联安排,参加了省里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班,学技回来后在县残联的帮助下,在县城开了家按摩店。

针对残疾人普遍存在的职业技能缺乏、就业难度大的特点,近年来,该县残联创新残疾人就业培训机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培训,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县残联建立起4个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和36个种养示范基地,积极动员残疾人因人而异,参加盲人按摩、家电维修、美容美发、蚕桑、烟叶、蘑菇等实用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该县还对部分家庭困难的残疾青年,每人补助300元至500元学费,动员他们自己找师傅 “拜师学艺”。据悉,近三年来,该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残疾人500余人,残疾人中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个体老板,带动800余名贫困残疾人自食其力。

凝聚众力广开门路

我不想成为社会的累赘,现在每个月能领到300元工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打心底里感激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该县招携镇高望村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曾物华逢人就高兴地说道。曾物华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县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将他安置在村里的农家书屋上班,现在他既能领上工资,每天早晚还能抽空帮家里干些农活,家里经济条件有了明显好转。

该县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县残联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场)、社区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登记,掌握他们的个人特长以及就业愿望,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并推荐就业,并积极向企业宣传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同时,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监管、使用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县里的公益性岗位和福利企业对残疾人实行优先安置,各民营企业也纷纷增大残疾人就业比例,扶持残疾人就业。去年以来,该县已安排400余名残疾人就业,其中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了53人,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151人,安排147人到工业园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