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妈妈开爱心驿站:给87个留守儿童当“妈”

18.12.2013  19:2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的《留守的天空》,我们带领大家来到了浙江龙泉市的偏远山村。现在,当地的\"留守老人\"们已经能够享有\"专职保姆\"服务。这些\"专职保姆\"尽管工作艰苦,待遇也微乎其微,但他们却被大家叫做老人们的\"贴心人\"。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另外一群特殊的留守人员。在安徽芜湖繁昌铁门村有一个叫做\"爱心驿站\"的地方,当家人朱家云是村里87个留守儿童共同的\"妈妈\"。今天系列报道《留守的天空》将关注这位特殊的留守妈妈。请听录音报道《朱家云和她的孩子们》。

  一个孩子一个妈,可安徽芜湖市繁昌县铁门村\"爱心驿站\"的当家人朱家云却是村里87个留守儿童共同的\"妈妈\"。

  朱家云:小朋友,我们已经多次讲到了安全很重要,我们就讲这个信号灯,我们前面就有信号灯,绿灯,好,你站起来,绿灯行,红灯呢?停!黄灯呢?亮了等一等,讲的很好……\"

  星期天,7岁的小胡兵顾不上吃早饭,就拉着奶奶直奔村里的\"爱心驿站\"。他知道在这里能找\"妈妈\"朱家云,能找到他的好朋友,还能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好多知识。

  小胡兵:我学会了不能玩水也不能玩火,不然会被烫伤,如果在塘里玩水,会掉下去。

  和胡兵一样,村里80几个留守儿童,平日里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亲,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朱家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暗自琢磨应该让这些孩子有一个释放自己抚慰情感的地方。为此,她和村里商量,又向镇里申请,一番周折下来,铁门村留守儿童\"爱心驿站\"终于开张了,87个娃娃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朱家云给自己和\"驿站\"定了一条标准:蹲下来与孩子们对话,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爱里得到安慰。

  朱家云:父母亲有的都是长期在外面,还有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各个类型的小孩子都有,为他们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和帮助,我最关注的就是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身心健康。

  一个妈妈87个娃,总有顾不上的时候。不能让一个孩子感到被冷落!朱家云将目光放在了志愿者身上。在她的感染下,不少人加入\"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行列,一对一地结对帮扶村里的娃娃们。

  朱家云:爱心妈妈是我们自主自发的,自主要求加入到爱心驿站里面,通常一件事情会跟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心理疏导,有时候连衣服什么的都会帮助他们洗。

  爱心驿站逐步走上正轨,朱家云的心也大了起来,她想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多方的支持下,年轻的妈妈和87个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另一段旅程。

  朱家云:暑假寒假的时候把孩子们陆陆续续组织到南京海底世界,中山陵,今年暑假的时候还带孩子们到无锡了,还找了民间的艺人教他们学剪纸,学绘画,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听着孩子们的笑声,看着当初紧绷的小脸现在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朱家云心里充满着喜悦,她说,爱心的汇聚让孩子们感到了社会的温暖,也学会了感恩。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分出一点点爱,关爱身边的留守儿童。

  朱家云:我能为他们做一点点事,觉得很欣慰。(记者张秋实 安徽台张建亚 芜湖台周自刚 陈晨)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