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按成绩排座次:前两排留给最优秀学生

23.02.2014  13:21

按成绩排座位?这在很多人的“中学记忆”里并不陌生。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专题深入调查,发现除了传统的按成绩高低排座位顺序之外,近来很多中学课堂又“衍生”了新型的按成绩排座次的方法,例如“学习互助小组”座位法、“一帮一”座位法、“学科互补”座位法等等。校方认为,这些新的“座法”本无恶意,甚至是校方煞费苦心想出来的,但是由于都和成绩有着各种微妙的关联,所以家长、学生对此颇为敏感,而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和成绩沾上关系的座位排序方式,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微妙的消极影响。

选座“特权”:

前两排留给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北青报记者随机调查了十几所中小学,发现一些学校排座形式的决定因素,除了班主任之外,学生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东城一所重点中学分校一名初三学生小王透露,他们班里前两排座位向来是预留给成绩最好的学生,剩余学生从后面几排按照身高排座。在前两排的“最优行列”中,8个位置留给每次大考成绩最好的学生,两个位置给班里每次成绩进步最快的学生。小王自己一年多来,大部分时间坐在前两排,但也有三次被“”出班里“最优行列”。想起第一次往后坐的经历,小王说当时觉得很丢人,“每次伴随着成绩跌落,还要受到调座的双重打击。班主任常常和我们说,只要学习有进步,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到前两排。

据学生们反映,这所学校按成绩排座位的班级并不在少数,还有班级让学生按照排名来选座位,学习成绩最优的学生“有权”最先选座,成绩的高低决定学生选座的先后权利。两位学生介绍,他们班通常让班里前10名或前15名的学生先挑座,剩余学生再按身高排座位。

【1】 【2】 【3】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