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户荒滩植树遭当地农户瓜分 维权7年无果
杜登龙承包的林地沦为棉花地,树木严重被毁。
风沙口上的“生命林”再次荒芜。
在酒泉至航天城公路86公里处的公路北侧,曾经是近百亩寸草不生的荒滩,经一位定西农民承包并育林而披上了绿色。可惜好景不长,其中28亩农林地被当地20多户农民强行“退林还耕”。承包人怀揣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艰难维权7年无果,百亩育林基地由此荒芜……
农民投资50万百亩荒滩变绿地
今年50岁的杜登龙原籍定西,2001年,他与金塔县双城镇东胜村(现航天镇航天村)签订“育林基地承包合同”,承包了该村60亩荒滩用以育林,合同期限15年,至2016年11月止。按照约定,杜登龙负责育林,自负盈亏,每年向村委会缴纳承包费。
杜登龙告诉记者,2001年春签订合同后,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并借债,开始平整这片草木难生、盐碱化十分严重的荒滩,打井、建房、修渠、播绿……先后栽植沙枣、杏树、桃树、桑树及小松树等树种,并沿渠系栽植了用以防风固沙的白杨和红柳,两三年时间累计投资50多万元,栽植各类树种2万多株,播绿面积超过100亩。
“那时候乡政府也组织干部帮我植树造林。”杜登龙的印象中,起初,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他编织造林梦的主要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2年,金塔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县林业局将杜登龙培育的林地列入退耕还林范围,2003年核定合格面积63亩,2004年至2006年认定合格面积31.5亩,并根据验收结果向杜登龙兑现了2002年至2005年的粮款补助。有了政府的支持,眼看着自己亲手栽植的树苗茁壮成长,杜登龙信心十足,其间,他还把全家人的户口也迁到了金塔县,梦想着在这块土地上大干一场。
插种棉花惹人馋 28亩林地遭瓜分
杜登龙的造林致富梦,在2006年前后发生彻变,起因是他2005年至2006年在28亩林地中插种了棉花。
杜登龙说,由于育林投资太大且短期内无收益,他为了以种养林,便在28亩林地的林木行距内种植了棉花。但在2007年春耕之时,东胜村的28户农民强行瓜分了杜登龙承包的28亩林地并种植棉花,这些林地被强行“退林还耕”,一直延续至今。
就农户瓜分林地种植棉花的根由,附近的知情农民认为:“那两年正是棉花收购价格的高峰期,杜登龙在承包林地中种植棉花收益,让当初反对村委会与他签订承包合同的部分农民眼馋了。”
眼看着自己花巨资栽植培育的树苗被损毁,杜登龙心如刀割。怀揣着还没有到期的合同,他与村委会据理力争。可是,面对众多农户的强硬态度和村委会、乡政府含糊其辞的答复,杜登龙寡不敌众。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金塔县林业局2007年以“林木保存不合格、退耕还林面积损失”为由,将这些林地面积进行调整作业设计而调整到农户,无疑为农户瓜分林地的行为披上了貌似合法的外衣。
伴随着众多农户联手“斗地主”及林业局的调整作业设计行为,杜登龙的造林梦就此止步,机井被废弃,林地逐渐荒芜。
维权7年被推托风沙口上林地已荒芜
为承包荒滩培育育林基地而倾家荡产、举债度日的杜登龙自此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他不甘心自己亲手种植的林木毁于一旦。
此后7年间,他一面到处为全家人的生计而打拼,一面怀揣着当年签订的“育林基地承包合同”奔波在有关部门之间,祈求村委会履行合同并赔偿他的各种经济损失(包括林木被破坏的损失和预期收入)251万元。
然而,7年维权之路一路坎坷,杜登龙虽然习惯了时不时遇到的风言冷语,甚至还忍受着屈辱,但他期望的转机并没有出现。
2013年7月10日,金塔县林业局向杜登龙进行书面答复,认为杜登龙反映的问题是一起典型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建议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土地权属及林木被破坏的问题。
2014年3月14日,金塔县林业局张副局长和该局党委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2004年,杜登龙实施的退耕还林面积中,因部分管护不到位而未能被验收。由于林木保存面积发生变化,林业局没有颁发林权证;2007年验收时,大部分林木因病虫害、干旱等原因枯死,造成退耕还林面积损失,为了确保全县退耕还林不受影响,林业局将该面积进行了调整作业设计。至于林木被破坏的问题,林业局认为,这是杜登龙管护不到位和他与村委会的合同纠纷所致。
张副局长告诉记者,当初验收林木面积时,林业局责成杜登龙对部分不合格面积进行补植,后来再次验收不合格才调整作业设计。
3月14日下午,记者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紧邻酒航公路的这片林地上看到,林地大部分面积已经荒芜沙化,仅存的树木屈指可数,一些直径碗口大小的树木或被烧毁或被砍伐,只剩下树根,几十亩林地种植棉花的痕迹清晰可辨,林地上游的机井和屋舍早已废弃。 “这里是风沙口,种活一棵树不容易,好不容易成活的树木被毁,太可惜了!”杜登龙喃喃道,他原来在这里种植棉花时,是在林木行距间种植的,而现在看不到一根树苗了。
当日,记者前往航天镇政府采访,镇党委蔺副书记、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李生军、分管综治司法工作的副镇长田泽会及航天村村支部石玉明、村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一致认为,当初村民们私分杜登龙承包的28亩林地种植棉花的原因除了眼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杜登龙违反合同有关“不准种粮棉”的约定而违约在先。
副镇长李生军还认为,违反合同追责,应是村委会和杜登龙之间的事,农户私分林地种棉花不应该,可是这些农户工作很难做,镇政府劝说无济于事,只能建议杜登龙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杜登龙承包林地被强行“退林还耕”一事时隔7年之久,杜登龙、当地农户、镇政府及村委会、林业局各有说法,但不论是合同纠纷还是其它因素,在风沙口上的退林还耕行为让人生憾。而杜登龙进入司法程序确定林地权属并进行索赔并非易事,他既要起诉村委会的违约行为,还得逐户起诉28户农民强占林地的行为,或许还得起诉政府部门默许农户私自“退林还耕”行为的行政不作为行为,杜登龙的维权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