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综艺节目改电影成潮流 业内:只是为赚快钱
你会掏钱去电影院里看综艺节目吗?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快乐男声》等节目都在积极制作电影版。不过,电影版《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上映后,全国票房只有可怜的300万元左右,给这类“综艺电影”泼来一盆冷水。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圈内电影人,他们有的痛批这类片子违背电影规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趋势,不必大惊小怪。而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票房预测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说会成为“炮灰”,也有的说“不会差到哪去”。还有业内人士爆出内幕,称这类电影很可能在上映之前就已赚到钱,票房对片方来说不重要。
●质疑有很多
硬伤一:没有故事,拍摄业余
对于那些“综艺电影”来说,剧本似乎并不重要,就像录制电视节目一样,大多数改编者抱着一个节目台本就开始拍电影了。
比如之前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这部电影的定位是青春励志片,但令人失望的是,该片没有讲出一个好故事,一帮“好声音”学员在片中上演了另一种形式的综艺秀。电影制作也十分粗糙,摄影机基本没有运动,观众完全无法入戏。有影评人直言:“这部电影比好多视频网站的网友自己拍的微电影还显得业余,没有剧情、没有摄影、没有表演,好像连导演也不需要。”
无独有偶,即将在大年初一公映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更是完全抛弃剧情,直接是一期“加长版同名电视节目”。该片的拍摄周期只有十天,主演之一的郭涛曾表示:“这是我从影以来拍得最没底的电影,全程没有剧本和台词。”
硬伤二:盲目乐观,没有创新
“收看《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观众有7000万,加上网络和海外的观众有2个亿,按电影票仅10块钱算,那我们的票房将达到20亿,超越《泰囧》。”放出这一豪言的是《中国好声音》节目总导演、电影版的总策划金磊。结果,《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上映十天后,该片的全国票房只收获约300万元,与片方宣称的8500万元投资规模有着巨大差距。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电视制作人对电影作品的盲目定位。对于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而言,它的成功有赖于学员的好声音和导师的点评、抢人。制作人乐观地认为只要再将“好声音”这块金字招牌放到电影市场,就可以“躺着把钱挣了”。但观众不是傻子,没有不一样的新的看点,他们凭什么要掏钱进影院看一档“免费电视节目”?
硬伤三:学员主演,没号召力
有电影人表示,就参演《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几位学员来说,他们在离开比赛舞台后大多表现一般,没有影视代表作,甚至连一首属于自己的畅销歌曲也难觅影踪。而与“好声音”电影版同期公映的电影,都是大牌明星领衔的重磅贺岁片——成龙的《警察故事2013》、葛优的《私人订制》、谢霆锋的《救火英雄》,就算是倪妮领衔的中小成本电影《等风来》,也比“好声音”的演员阵容更具吸引力。
对于即将上映的《爸爸去哪儿》来说,也面临同样问题。虽然林志颖、郭涛等有一定票房号召力,但放在贺岁档,该片不占优势。
●业内分两派
反方:赚快钱,产品如鸡肋
对于这类“综艺电影”,不少电影人都表示不看好。
曾参与过多部卖座大片营销工作的资深电影人张先生就对记者表示,这类电影的出发点“不纯粹”,甚至没资格被叫做电影:“这些电影从策划开始,就不是抱着拍一部好电影的目的去的。他们只想尽快为电视节目做一个衍生品,赚快钱,实际出来的东西是违反电影规律的,只能叫产品,不能叫电影。”
张先生说,这类电影的主要受众不是电影观众,而是节目粉丝,“普通观众看电影,是要找到一些情感共鸣的东西,而由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则没有,他们失去了电影的元素,也失去了节目的成功元素,最后只能是节目的粉丝去埋单。”
影评人韩皓月也曾撰文表示:“综艺节目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这类节目受制于荧屏,讲究短平快的即兴娱乐。而电影不同,电影需要长时间的构思、创作,指向性也与综艺节目有很大不同。电视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娱乐产品,直接将电视内容嫁接于电影身上,制造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味如鸡肋,食之无味。”
正方:是趋势,《爸爸》受关注
既然有多部“综艺电影”在票房上铩羽而归,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片方热衷于此类改编呢?一位圈内电影人就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趋势,大家没必要太反感,而且他认为《爸爸去哪儿》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
该电影人解释道:“《好声音》的票房不好,其实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关系,第二季的影响力明显不如第一季。而《爸爸去哪儿》则属于在节目爆红时制作成电影,票房前景就比较乐观。把综艺节目改编成电影其实是个趋势,对电视台而言,他们有制作资源、有品牌影响、有明星阵容,为什么不去利用它们来拍一部电影?”
外界对此类电影有许多质疑,但该电影人说:“有质疑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类电影。至少从我了解的数据来看,还是有很多普通观众愿意去影院里看这样的电影。比如《爸爸去哪儿》,关注度就很高,这部电影还是按照电影规律去运作的,选择的档期就很好,大年初一合家欢,票房应该不错。
内幕:做产品,票房无所谓
据记者了解,虽然几部“综艺电影”的电影票房并不理想,但并没有一个片方表示自己亏损严重。相反,有业内人士还透露,其实这些电影都是挣钱的,票房并不重要。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在这些综艺节目诞生的时候,电影的形式就已经成为制作团队做‘大产品’中的一环。对于一个商业节目来说,它有了电视节目的形态,再做一个电影的衍生产品,整个商品链条就完整了,更容易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其次,这些电影的拍摄成本并不高,又有知名度,广告商早早就会找上门来要求投资电影。这样算下来,对于制作者来说,票房多少都无所谓,成本早就被广告商消化掉。另一方面,广告商对票房也不是太在意,反正拍出了一部电影,对商品整体形象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提升。”比如电影版《爸爸去哪儿》,就获得了广州长隆的赞助。(记者 王正昱)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