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媒绿山富民 李保国太行山上书写传奇人生
李保国教授正在岗底村民的果园中传授苹果树的修剪技术。袁志广 摄
新华网石家庄2月7日电(袁志广)“去枝就留厥,剪枝拉下垂。”春节前夕,当本网到邢台市岗底村采访时,一个个头不高、穿着随意的人正站在当地村民的果园里,给村民传授修剪苹果树的新技术。
不熟悉的人很难将眼前这个脸庞黝黑的人与大学教授联系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却被视为太行山上“袁隆平式”的科技工作者。
从1981年至今的30多年里,他的身影几乎遍布太行山脉,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30多年来,他在太行山区推广了36项技术,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他也因此被称为“科技财神”,备受山区百姓爱戴。有一次,他参加学术会议途中,在邢台市内丘县遭遇交通拥堵,村民得知是他,硬是将自己家的土坯墙扒开一个缺口,让他的汽车通过。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举家扎根山区 为荒山穿“绿衣”
李保国1958年出生在河北省武邑县,他与大山“结缘”,还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说起。1981年,他刚毕业留校任教。结果椅子还没坐热乎,他就响应学校号召,和安建昌、于宗周教授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小流域治理和山区开发研究。
当时的太行山,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十分贫困。李保国跟课题组的同事们选择了极度贫困的浆水镇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他说,“如果能把这里治理好,其他山区也就有希望了。”
前南峪的山具有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为了让秃山变绿,他把自己和家人全都拴在了大山里。那时候从邢台山区回趟家,至少要坐上3小时的汽车和7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为了便于工作,李保国硬是将刚满4岁的儿子接到了山沟沟里生活。“我儿子就是在邢台县浆水沟里长大的,村民们都管我儿子叫‘小流域’。”
功夫不负有心人,治理大山的方法终于让李保国找到了——通过“聚集土壤,聚集径流”来破解难题。就是说,在山区通过爆破每隔4米开一条宽1.5—2米、深1米的条状沟,把周围的土层集中充填到沟里。下雨时,雨水也会汇流到沟中。这样的话,干旱山地就能满足树木存活的基本条件。
在“双聚理论”的指引下,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从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1996年8月初,河北省中南部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从石家庄赞皇县到邯郸涉县,洪水所到之处,沟壑遍地,水土流失严重。而李保国治理的前南峪不但寸土未失,而且“生态经济沟”里蓄存的都是清水。山区综合治理的效果在全国引起轰动。
李保国参与治理的邢台县前南峪。袁志广 摄
把自己变成农民 让农民变成专家
同在邢台的内丘县岗底村就没这么幸运了,250多亩耕地和全村的厂房设备全被那场大水冲毁了。
“3天把一年的雨都给下了。地没了,山烂了,路垮了。”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说。李保国就是在那一年来到岗底的,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小山村,同样农村出身的他被深深触动了。
他对杨双牛说,“你要是愿意,我们会过来帮你,但是你得把进山的路修通。”结果杨双牛带着村民只用两个星期就修通了山路,从此,李保国成了岗底的“编外村民”。在李保国看来,光让山区绿起来还不行,还应该在山区种上板栗、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这样才能帮助贫困山区脱贫。在进驻岗底之初,他就决心帮助当地发展苹果产业。
如今在岗底,李保国就是个宝贝疙瘩,“李老师”是他另外一个标准称呼。他一到村里,不少村民都会争着抢着拉他去家里做客。不过刚开始,李保国可没有这么“受宠”。
“当时有些村民们都觉得‘李老师’穿着打扮就是个农民,应该也没啥大本事,所以暗地里不太支持他的工作。”岗底村村民王群书回忆说。
李保国教村民给苹果套袋,有人说,“衣服人都不够穿,还给苹果穿两层?”李保国让村民不要剪掉长枝,结果他前脚走,后脚就有人给剪了……
事实胜于雄辩,“同是4亩果园,听‘李老师’的一年纯收入1.5万元,当面点头、背地不服的结果赔了4000多元。”杨双牛说,从那之后,就没村民跟“李老师”唱对台戏了。
就是在岗底,李保国先后带领几十名学生,用了9年时间,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晚上用黑光灯观测虫情、研究解决方案,一整套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也随之研发出来。他设计开发的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首次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富岗苹果成了中国驰名商标,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甚至卖出了一个苹果100元的天价。如今,岗底村村民人均收入由从前的几十元变成2万多元,56户村民开上了小轿车,80%的村民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单元楼。
富岗苹果不仅带富了岗底,也带动河北苹果产业的发展。李保国牵头组建了河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太行山区推广富岗苹果的生产技术,富岗优质苹果连锁基地已经由邢台内丘一个县扩展到现在的赞皇、临城、沙河、武安等多个县市。这使得优质安全“绿色”苹果的栽培面积也由30万亩快速发展到了120万亩。李保国因此被山区百姓亲切地唤成“科技财神”。
李保国说,“这辈子最过瘾的就是干了两件事,一是把我变成了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
科技富农 引领山乡巨变
1999年,在岗底苹果产业稳步推进、走上正轨的时候,李保国又把目光对准了当时依旧贫穷落后的临城县凤凰岭。随后,科技富农之路再次在临城绽放,不过这次李保国选择的是核桃。
临城县凤凰岭一带,原本是“连草都长不好”的丘陵荒岗,原来也有人试图通过不改变土壤而用选择种植别的作物的方法,来改变当地的面貌,结果都没有成功。李保国到了临城以后,当地人在他的指导下,通过挖条形沟将原来的石头、胶泥换成添加有机肥的好土回填的方法,改良了土壤结构,之后又种上了他选育出的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
李保国说,这个地方比较缺水,核桃耐旱、好管理,这片土地种核桃更合适。“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大获成功。”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说,2002年,市场上的普通核桃不到2元一斤,而李教授指导生产的薄皮核桃,一上市就卖出了15元一斤的高价。像花生一样,两手捏着吃的“绿岭”核桃一炮而红。
这些年,在李保国教授的帮助下,“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享誉全国,平山葫芦峪等新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对此,李保国依然低调。“我的心愿就是帮助农民致富,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他说,他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在所有适宜地区都建立老百姓看得见、学得会的示范基地,最终实现山区开发技术在全省的全覆盖。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帮农民增收35亿元,让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腰包鼓起来。
“李保国又来了!”已经成为太行山上最动听的回声。他的故事也深深印在太行山区百姓们的心里。在前南峪村,当地人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在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一共五个部分的展板,四个部分里有他的身影……当地许多村民说起他,就像说自己身边亲人一样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