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召开绿色发展专题发布会 齐心协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11.04.2016  10:19
      4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旅发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六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在发布会上介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和亮点工作。一个个“真金白银”项目落地,一件件“政策干货”令人欣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正在赣鄱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今年投入25.8亿元保护生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义务,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2016年,我省将加大财政投入,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财力支撑。”省财政厅副厅长潘昌坤说。

      2016年全省预算安排用于节能环保支出约81.5亿元,较2015年预算数增长41.9%。其中,省级财政用于生态保护项目的专项资金约25.8亿元,所筹措的资金重点着力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林业资源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和监察执法能力六个方面。

      政策引导,转变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我省财政更多地采取引导基金、担保、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政策工具,撬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发展,力促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今年,我省继续深入推进全境流域生态补偿、继续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继续投入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资金等。同时,对列入全省年度建设计划的光伏发电项目,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省财政再按发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2元补贴,补贴期为20年。

      到2020年旅游带动55万人脱贫致富

      “统筹绿色生态,全域旅游将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省旅发委主任丁晓群说。

      旅游“泛时代”“+时代”“创时代”,就是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我省处于绿水青山之中,拥有南昌、宜春、新余、抚州、吉安5个国家级森林城市,意味着近一半设区市的市区人口都生活在“森林”中。这些绿色生态将成为我省未来“绿富美”齐头并进的重要资本。所以,在丁晓群看来,旅游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其中的综合、整合、融合和引领作用,将绿色生态整合为一体,实现全域旅游。

      今年,我省湾里区、武宁县、石城县、井冈山市共11个市县(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其打造成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典范,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江西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江西的风景美、环境美、生活美。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建设100个旅游风情小镇。同时,力争到2020年,通过发展旅游带动55万人脱贫致富,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三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

      “十三五”末,我省林业发展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森林蓄积量达到5.5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为实现这个目标,我省林业部门出台“林业十条”等工作措施给予保障。“‘林业十条’,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文件,对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具有重要意义。”省林业厅副厅长邱水文说。

      今年,我省将深化林业改革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林地以及林地在公开市场上规范流转等措施进一步放活林地经营权,同时,优化林业金融服务,力争到2020年,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总数达到2万家。

      在抓好国土绿化方面,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确保每年平均新造林120万亩以上,不断巩固我省绿色生态优势。在提升森林质量上,到2020年,力争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700万亩、森林抚育2800万亩、退化防护林改造170万亩,建设乡村风景林47万亩。

      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做好显山文章,重点扶持发展好4大林业产业,扶持发展好油茶产业,利用好省财政安排的8000万元省油茶产业扶持资金,集中精力发展油茶高产林。同时,扶持发展好毛竹产业、林下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到2020年,实现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比“十二五”翻一番,跻身全国林业产业强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