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蓝图绘就水保梦 绿色崛起谱新篇

18.12.2018  17:10

有水的地方,就有故事。有山的地方,就有风景。长久以来,水土流失都是我国面临的巨大生态问题。作为我国南方红壤地带的中心区域,江西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江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可谓是中国水保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在改革开放40年间,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以科技强水保,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历经磨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最终破茧化蝶,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科研基地建设及技术服务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赣鄱大地的绿色崛起奏响了新的乐章。

坚守+创新

科学研究结硕果

漫漫生态路,壮哉水保梦。追寻并不遥远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江西的那场因严重水土流失导致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江西“水保人”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中国江南沙漠”、“兴国要亡国,宁都要迁都”、“山无树,地无皮,河无水,仓无米”都是对当时的真实写照。欲见江山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面对这种情况,1982年,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应时而生。治理,需要有直面的勇气,更需要科学与智慧!对于当时还是“研究所”的水保院来说,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几经风雨拼搏,曾经的“研究所”已升格成“研究院”,昔日漫漫“红色沙漠”也早已变成今日葱葱绿洲,唯一始终不变的却是水保院对水土流失规律与水土保持技术的科学研究的执着坚守。

赣县旱塘小流域治理前景象

赣县旱塘小流域治理后景象

作为一家以“科研”为立院之基的研究院所来说,水保院对“科研”的执着坚守,看似平常却又显得格外宝贵。水保人自知,水保科研作为一项公益事业,鲜有立竿见影金光闪闪的直接经济效益,但他们依旧不忘初心,不负梦想,始终瞄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前沿,突出红壤侵蚀过程与防治、典型侵蚀区植被恢复及环境效应、流域生态环境及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监测关键技术与信息化等方向开展潜心研究。回首来路,多少次为勘探监测而跋山涉水,多少次为项目试验研究而扎根在烈日暴雨之下,艰辛与汗水背后,是他们对科技创新持之以恒的探索与追求。“远看像烧炭的,近看像要饭的,一问是水保站的。”一句戏言道尽了水保人常年在山水林田间工作之艰苦。

终于,坚守有了回报,创新有了硕果。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水保院先后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转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项目等科研课题130多项,其中连续六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有关科技奖励7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30余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30余篇,出版专著5部;“赣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30年实践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具有南方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及“梯壁植草+前埂后沟+反坡台地”等10大水土流失治理模式;7项实用技术被水利部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水土流失问题,让他们心怀忧思与责任;治理水土之艰难,让他们倍添沉着与冷静;科研成果的收获,又让他们内心充实而丰满。经过努力,江西水保科研工作凭借一个又一个闪光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争得一席之地。

基础+示范

科技平台筑高地

科研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也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因此,水保院攻坚科研项目,以项目带动基地建设,以基地搭建稳定的科研平台,累积科研家底,带动科技大发展。2000年,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破土动工,规划建设总面积80公顷,高标准辐射区域15平方公里,其研究目标、内涵和方法在当时被权威媒体评价为“江南首创,世界仅有”,其中对土壤渗流、壤中流的研究试验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当年即被被列入全国十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科技园二期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科技园二期规模最大、技术设备集成最高的坡耕地水量平衡试验区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建设成果得到国内外顶尖专家一致好评。经过近20年的建设,科技园已成为我国规模大、功能全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成为集科研试验、推广示范、科普宣传、人才培养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样板”,得到了时任水利部部长陈雷“模式好、机制好、成果好、队伍好、研究内容好和思路好”的高度评价,并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江西省首批“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以及“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成为江西水保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不断催生高层次项目,发挥后发优势打造科研高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硬件平台不断夯实的同时,软性平台也不断破茧而出。2010年,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号召,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目标,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组建;2011年,瞄准土壤侵蚀与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成功创建,成为全省水利系统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13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

2015年,随着修水水土保持试验推广基地的投入使用,该院已初步建成了以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1支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科技示范园(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多个野外实验基地组成的科学试验研究体系。依托优势科技平台,省水保院先后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立项经费达3000多万元;接待来自国际、国内的考察参观团组600多批、2万余人次;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0多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00多篇;先后荣获包括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各级科技奖励30余项,国家专利27项。凭借科技园及各类野外实验基地的强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在全省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省乃至南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科技园一期全景图

科技园二期全景图

主动+突破

技术服务著成效

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而发展带来的永远是改变。作为我国南方唯一的省级水土保持专业研究机构,面对不断变化的水土流失问题和越来越多的水土保持需求,他们始终瞄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前沿,以“问题制导向”,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更新思想观念,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他们高质量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成果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他们承担完成了“鄱阳湖棠荫国际水生态体验岛规划”,规划成果得到领导、专家高度评价,获得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水万源杯”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三等奖;他们为寻求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保护新模式,启动了“五河”源头、鄱阳湖区和东江源区水保生态科考活动;他们先后承担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等60余项全省及区域性水土保持规划、140余项水土保持监测、600余项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近30项水资源论证工作,服务行业涉及铁路、公路、码头、机场、电力、水利、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区等;他们先后开展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江西省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计划项目等各类技术推广项目50余项。

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并没有白费,在执着前行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数十个金光闪闪的“第一”:全国第一批拥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单位(1996年);全国最早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单位之一;全省第一个水土保持方案(《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方案》,1998年);全省第一个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年);全国第一批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单位(2002年);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监测报告(江西省长江干流江岸与堤防加固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2002年);全省第一个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白沙岭项目区,2002年);全省第一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报告(九景高速公路,2003年);全省第一台水土流失监测车(2009年);全省第一个获得省政府批复的水土保持规划(《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2016年);全省第一个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南昌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2018年);全省第一个获市政府批复的水土保持规划(《九江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2018年);全省第一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评价五星级单位(2018年)。

乘风破浪潮头立。今日的水保院,拥有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评价证书(五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四星)、“水利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资格”、“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土地规划乙级资质”(信用等级“A”)、“土地复垦资质”(信用等级“A”)等多项水土保持行业相关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他们主动适应水保技术服务市场管理的新常态,在巩固省内市场领域的基础上,努力开拓省外市场和新兴领域,主动创新技术服务的形式与内容,业务范围和服务地域均实现了有效突破,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鄱阳湖棠荫国际水生态体验岛鸟瞰效果图

时光的足迹,汇聚了前行的力量。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给予了我们更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江西水保科技人从水保界的“新兵”成长为业界中流砥柱。未来,江西省水保院将继续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心工作,以争创全国一流水土保持科研院所为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基地、人才为建设支撑 ,以更加铿锵的足音和饱满的热情迈向愈加辉煌的征程,不断为全省、南方乃至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江西绿色崛起战略提供更为扎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西绿色崛起的水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