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渐行渐近

24.11.2014  09:44
  南昌10万㎡以上小区必须“绿色”
  21日16时,接近“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开展首日的闭馆时间,位于主展馆的绿色建筑展厅依然人头攒动,南昌市民骆奶奶和老伴儿向工作人员询问“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而“绿色建筑又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在此次低碳大会举办之际,大家或许都和骆奶奶老两口一样,对绿色建筑充满好奇。记者为此采访了绿色建筑专家、江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郭良。
  节水节电 绿色建筑关乎生活
  “屋顶的雨水集蓄器能够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居民浇灌、冲厕、洗衣;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的墙体能够更持久地保持室内温度,节省居民取暖或降温的电、气开销;建立了天棚辐射系统的房屋,室温能够恒定在20~26℃……”郭良说,绿色建筑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名词,听上去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其实处处关乎日常生活。
  在《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全省42座建筑已获绿色标识
  记者在低碳大会的绿色建筑展厅里看到,已经获得江西省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共有42座。
  “全省的绿色建筑肯定不止42家,还有一些正在申报,或者未申报。”郭良告诉记者,为了普及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提升建筑节能水平,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几则条例,“目前,江西省的绿色建筑普及工作走在前列的是南昌。”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南昌市出台了《南昌市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其中规定,10万㎡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和2万㎡以上的公共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而在南昌,建筑“绿色化”程度最高的则要属红谷滩新区了——红谷滩新区作为住建部绿色生态城区申报单位,其全部建筑都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执行。
  尚难普及 源于建筑成本高
  绿色建筑为什么还不能做到迅速普及呢?相关业内人士分析道:“绿色建筑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是普及困难的症结所在。”
  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为基本符合标准,三级为最节能。郭良做过相关计算,达到绿色建筑一级标识,需要增加50元/㎡的建筑成本;而如果要做到三级,建筑成本要增加200元/㎡甚至更多。在老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程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情况下,房产商多数不愿意多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