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吉安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26.11.2013  13:51

    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十一五”以来,吉安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绿色食品企业69家,企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利税总额15.8亿元,利润总额11.3亿元,成为全市第四个过百亿元的产业。今年1—9月份,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绿色食品企业83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6.1亿元,实现税收4亿元,利润总额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23.3%、22.6%。可以说,绿色食品产业成了吉安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规划引领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吉安的“十二五”规划中,就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了要求,到2015年,全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174.39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9.8%;利税总额从2012年的18.29亿元增加到30亿元,年均增长18.0%;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从2012年的0.57:1提高到0.8:1。全市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80家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3家,过5亿元的10—15家,中国驰名商标由2012年的3个增加到5个,省级名牌产品增加到30个以上,江西省著名商标60个以上,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增加到30家。把吉安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到2020年,全市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6.7%;利税总额增加到60亿元,年均增长16.0%;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1.1:1。全市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00家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过10亿元的企业15家,中国

    驰名商标增加到10个,省级名牌产品增加到60个以上,江西省著名商标100个以上,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增加到60家。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强市,实现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规模型食品工业集聚区的目标。 在这个大规划中,针对吉安的绿色食品产业有具体的产业布局。以江西堆花酒业、江西燕京啤酒、万安赣泉啤酒、井冈酒业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以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永丰县、万安县、泰和县、遂川县、井冈山市为主体的酿酒业;加大永丰、青原、井冈山、安福武功山等地优质矿泉水资源开发力度,打造高档瓶装饮用水生产基地;以新干、吉水、泰和、安福等4大粮食加工县为依托,发展粮油加工业;以新干、永丰、吉水、泰和、遂川、安福为重点,发展畜禽加工业;以万安、峡江为重点,发展水产加工业;以遂川、井冈山、泰和、青原、永新为主要基地,发展绿色茶叶和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泰和、吉安、青原、永新、新干的饲料加工生产线为依托,发展饲料加工业。

    龙头企业频现

    吉安的各个地方按照这个规划,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种植基础,开始倾心打造各自的绿色食品产业,使越来越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从重点企业看,今年1—9月份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有1户:江西省吉水县八都新星粮油有限公司(11.3亿);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2户,分别是:吉水县京九实业有限公司(7亿)、江西金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5.5亿)。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共有47户,占全行业的56.6%。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2户,分别是:江西堆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燕京啤酒有限责任公司、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吉安市金庐陵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江西赣泉啤酒有限公司、吉安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 大型龙头企业的不断出现,说明吉安绿色食品行业投资保持了非常强健的增长势头。1—9月份共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个(续建3个,新开24个),总投资109.78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27.2亿元。其中吉安市新琪安科技公司三氯蔗糖项目总投资22.1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泰和县养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肉类加工、有机肥生产项目总投资14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吉安福圆食品葡萄饮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8.84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

    举措扎实有力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突破要素制约,探索出一条产业富民、特色兴农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吉安在这方面出台的举措扎实有力,极大地保证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日益壮大。

    目前,全市富民产业总面积超过了250万亩,其中,井冈蜜柚14.8万亩、绿色蔬菜142万亩、高产油茶35.3万亩、珍贵楠木19.9万亩、花卉苗木12.5万亩、有机茶叶18.8万亩、烟叶7.8万亩;培育省级龙头企业80家、市级龙头企业302家;发展农民合作社2604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面积达到9.5万亩,全市现代农业不断升温提速。我们要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好形势,紧扣“两个转变”,立足特色促发展,破解难题求创新,强化举措抓落实,打造吉安农业发展升级版。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六个环节:

    抓规模。绿色食品产业没有规模,难以体现效益。为了使规模上去,吉安按照既定目标,一年接着一年,一任接着一任,持之以恒、一着不让地抓好落实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一些推动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比如永新县通过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统一收储群众闲散土地,再集中转包给经营大户;吉安县安塘乡采取大户带小户的模式、吉水县双村镇采取“公司+林场+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参与井冈蜜柚开发,让村民变股东从产业中受益。同时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绿色食品产业进行奖补。

    抓特色。特色就是优势,我市各地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传统地方特色产业,比如遂川金桔、泰和乌鸡、安福火腿、横江葡萄、永新蚕桑、峡江烟叶等。这些产业是经过长期筛选形成的,有品牌,有效益。各地为了强化特色,除按照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外,充分注重品牌经营。像遂川茶叶通过整合,统一使用“狗牯脑”品牌,均价提高了30元左右,亩均效益增加1000元;井冈红茶由于在省内外评比中获得了大奖,最高的在市场上卖到了1万元每罐。

    抓加工。加工不足是我市产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就必须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此,吉安每个县(市、区)选择一至两家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争取形成产值超亿元、超十亿元的大龙头。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围绕井冈蜜柚等六大富民产业的提档升级,加大对配套企业、上下游产业的引进力度,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转化率和附加值。要积极靠大联强,推动农产品资源与大型加工企业对接,促进加工发展。比如泰和乌鸡产业积极与煌上煌集团对接,建原料供应基地。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借鉴新干县粮油加工城的做法,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板块,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集群发展。

    抓组织。提高农民风险抵御能力。合作社一头连市场,一头连田间地头,是组织和带动农户最有效的形式。为进一步发展农民合作社,我市围绕富民产业,引导组建合作社,扩大覆盖面,增加社员数,尽可能地吸纳更多的农户进合作社,确保今年新增农民合作社750个,总数突破2900个。在建设内容上做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实现“五有”,即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品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运作方式上,最起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经营、统一市场销售。

    抓服务。创优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服务,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研究出台支持富民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的相关政策意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发展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服务公司、农村经纪人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农资企业+农技专家+农户的服务模式,构建便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让农户享受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林权抵押融资业务,完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资产流转等配套政策。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办法,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来源: 井冈山报 记者罗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