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亮:罂粟果救活烤鸭店,追问当地监管干啥去了?

16.10.2015  11:16

  四年前,一对安徽籍夫妻来到启东做生意,在北新镇一处菜市场上开了家烤鸭店,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经营惨淡。为此,他们从老家买了些罂粟果掺在香料里,用此法浸泡出的鸭子不但没有腥味,而且口感也好了很多。生意红火起来后,他们还带着几个亲戚开起了分店。近日,启东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后对涉事店面进行了检查,并现场查获了2斤多的罂粟果。目前,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张某等4人已被警方刑拘。(10月15日《现代快报》)

  在食品中添加罂粟果,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这是因为罂粟果含有吗啡等有毒成分,长期食用会让人上瘾,具有潜在吸食毒品的倾向。严重时,还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导致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然而,近些年来,有些利欲熏心的商家,为了改善食品口感,吸引更多的回头客,竟然非法在食品中添加罂粟果,使得本来萧条的生意一下红火起来。报道中的这对夫妻应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不仅用罂粟果救活烤鸭店,还堂而皇之的开起分店,甚至将其视为了“成功秘笈”,传授给他们的亲戚。

  透过这起案例,我们有理由追问,当地监管都干啥去了?诚然,这些不良商家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检查,已经巧妙地将罂粟果碾成粉末,添加进诸如辣椒油、味精等调味品中,会给监管部门带来取证难、查处难等一系列问题。但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不良商家对其再乔装打扮,罂粟成分是不会跑掉的。只要监管部门提取食品进行化验,那个“阳性”便证明一切。因此与其强调取证难、查处难,倒不如说是懒政导致的监管缺位,才让这一“非法蛋糕”越做越大。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方面的监管工作?笔者以为,其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罂粟果入料”的危害性认识,站在对消费者负责的高度,不折不扣地与其说不。其二,要充实基层食品监管队伍,提升基层食品监管能力,并通过常态化、规范化执法,将这一不法行为消灭在萌芽中。其三,要多向消费者宣传食用添加罂粟食品的危害以及上瘾反应,并建立举报平台接受社会投诉,做出受理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与“罂粟果入料”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