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去贫困 “加”进小康

19.04.2016  18:59

  过去定南县鹅公镇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当地群众发家致富一度被“卡脖子”。

  然而,仅去年一年,该镇脱贫群众1000多人,占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06元增加到6354元。

  鹅公镇运用网络思维高位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产业+电商+扶贫”抓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寻扶贫出路,电商开通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偏远乡镇和贫困农民来说,致富首先要找对路。“找对路子,脱贫致富就有希望。”该镇镇长黄斌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找到一条标本兼治,“输血”“造血”并举的扶贫之路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该镇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对全镇1382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通过贫困“大数据”分析制定出“产业+电商+扶贫”扶贫办法。

  脐橙是该镇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脐橙受中间流通环节影响较为严重,常常出现“市场有价、批发无价”现象。对此,该镇以脐橙产业为试点,大力发展脐橙网络电商产业,通过与赣州万胜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让农户在该平台开设网店,直接面对客户。而产品从推广和店铺建设到打包、物流则由政府和平台解决。

  “以前卖给中间商一斤脐橙价格在0.7元到1.4元之间,现在政府免费帮我在万盛商城开店,自己能卖到2元至7元,价格翻了不止一倍,第三方也只收取销售总额的0.6%,相当于零投入零风险。”该镇大风村贫困户卢爱成说。该镇帮助果农在网上销售脐橙,果农人均年收入翻番。

  带百姓致富,干部会领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找到了脱贫途径,但没技术、没资金、没领路人一样摆脱不了贫困。

  由于贫困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对“互联网+农产品”并不买账。该镇通过组建“老干部+村干部+年轻干部”结构的电商扶贫小组,将老干部群众基础好、村干部对产业情况熟悉及年轻干部技术能力掌握强等特点有效结合起来,迅速让贫困农户接受农村电商。为提高小组成员的业务能力,该镇组织成员在线学、实地学,并建立技术微信群等,随时方便交流沟通。该镇还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先进户+落后户”的帮带方法,让贫困户脱贫不掉队。

  “我为鹅公脐橙代言,这里的脐橙绿色环保无污染,口味鲜美……”这是国台办对口支援定南县挂职领导邓壮为该镇贫困户果园推广视频里的一句话。该镇通过采取“领导代言+农户责任状”等制度落实,对该镇电子商务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对该镇农产品进行了信誉度体系建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双重作用。

  提产业动力,谋发展新路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该镇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激起了当地群众网络创业的热潮。

  通过电商扶贫不仅增强了贫困户的致富“造血”功能,还有效促进了快递、物流、仓储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