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小伙伴”被不雅,专家“毁词不倦”

21.12.2013  12:36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位居榜首,“光盘”“倒逼”“逆袭”“微××”“大V”“女汉子”“土豪”“奇葩”“点赞”等入选。“小伙伴”本来是备选流行语,但有专家指出,“小伙伴”指的是男性生殖器,语源不雅,就没有收录。(12月19日新京报)

小伙伴”竟然不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相比《咬文嚼字》公布的十大流行语,有关专家将“小伙伴”解释成男性生殖器,这才是真正的话题,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本来,一个杂志评选的十大流行语,某个词入选或者不入选都很正常,但是,能将“小伙伴”解释成生殖器,倒是的确有些突破想象力,这么纯洁的三个字,怎能挖掘出如此“奇葩”的内涵?

小伙伴”在网络上的流行,最为人熟知的说法是源于某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作文,因为文章介绍的端午节由来严重不靠谱,其中“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句,随之风靡。后来,网络中常用的“小伙伴”,一般指的是发小、同伴,或者关系要好的同龄人,并没有任何不雅与黄色。

正如某些地方将男性生殖器称作“小弟弟”或者“老二”,不排除某些地方可能也将之称为“小伙伴”,但是,这与网络上流行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显然不是一回事。要不然,哪来的“”呢?可是,经过专家这么一解释,这个词大概是要给毁了,自此之后恐怕都“”不起来。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很多汉语中的好词,都让流行语言给毁了,甚至干脆成了贬义词。比如小姐,比如同志,比如奇葩。《咬文嚼字》的专家,本是治疗语病的“大夫”,竟然比普通网友更善于“意淫”,更能“毁词不倦”,确实有点意外。就算“小伙伴”被网友用于不雅的指代,专家也应本着“治病救词”的态度,帮助无辜的“小伙伴”恢复本来意义,不是吗?

本来很正常的一个词,因为不雅的脑袋思考了一下,所以就变得不雅了。这实在不应该是“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的风格。延续《咬文嚼字》的挑错精神,很有必要专门为这个被无辜伤害的词“平反”一下,“毁词不倦”的专家应该告诉孩子们写作文还能不能用“小伙伴”,外交辞令中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不是也得换个叫法?

真的,如果“小伙伴”都不雅,汉语中不知道还有多少词可以“被不雅”,反正不雅的脑袋总能“淫者见淫”。如果“语林啄木鸟”也开始“毁词不倦”,那就走到了自身存在价值的反面。专家应该翻着字典里的“小伙伴”告诉公众:到底是少数人眼里的不雅,应服从于多数人眼里的雅;还是反过来,只要有人将其用于不雅,就要将一个好词废掉?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