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当年四面八方精英援建“万岁馆”

25.03.2016  18:00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3/24/014778526.shtml

  “当时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纷纷建造‘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唯有矗立于南昌八一广场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最为雄伟壮观。”江西省省情教育专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黎传绪说,南昌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毫无疑问是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

  3月23日,记者查阅档案资料发现,当时我省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推动此项工作,吸引了当时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前来援建。

  能工巧匠援建“万岁馆

  现年62岁的乔爱民至今仍记得修建“万岁馆”时人山人海的场景,“有专门的汽车运输队,土建施工有一连、二连等等,人非常多。”他回忆说,当时加入这个队伍叫“献忠”,虽然非常辛苦,但大家都感觉是荣耀。

  “万岁馆”总占地面积约为18722.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8000平方米。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栋建筑算是庞然大物,对水泥、钢筋、砂石等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昌的物资不够,就从外地调运;人员不够,也从外地抽调。

  “当时,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赶来援建‘万岁馆’,有景德镇的,有九江的,当然也有外省的。”乔爱民说。

  受命绘制毛主席画像

  彼时,30来岁的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人章文超便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能工巧匠之一。

  省展览中心巨幅毛主席画像,正是由章文超绘制。由于章老已过世,昨日,记者联系到了章老的同事、原景德镇艺术瓷厂厂长魏晓阳。他回忆说,当时,整个江西省最善于画毛主席像的,共有4位陶瓷美术家,分别是章文超、章鉴(章文超的叔叔)、吴康、杨厚兴。“为何最后选定了章文超来绘制毛主席像?

  对此,魏晓阳说,毛主席的画像直径有10米,绘制的工程量很大,当时主要综合四方面来考虑人选。首先,章文超的画技精湛,值得信赖;第二,当时,章鉴和吴康的年龄相对较大,杨厚兴又身在南昌。章文超正值盛年,体力更有保障;第三,当时的章文超是全国人大代表,政治上可靠;最后一个原因是章文超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且勤于创新。

  首次用瓷板拼接画像

  由于设计好的毛主席画像很高大,且由1.3万块20厘米×20厘米的六面瓷板组成。因此,不仅需要搭建高架,还需要一个大型的场地来放置这些瓷板。为此,当时厂里还租用了景德镇体育馆的场馆,专门用来绘制毛主席画像。

  魏晓阳回忆说,省展览中心的这幅毛主席画像,是景德镇艺术瓷厂首次用瓷板拼出来的。以前的人物画像材质都是陶砖,和瓷板相比,经久耐用性差很多。但是,在瓷板上绘制画像的难度,也比在陶砖上难很多。“因此,当时绘制这幅毛泽东画像,不仅对章文超,对整个景德镇艺术瓷厂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魏晓阳说。

  画像经“烧三火”而成

  由于毛主席画像的尺幅非常大,所以章文超不得不改革瓷像绘制工艺。魏晓阳告诉记者,绘制之前,章文超先把1.3万块瓷板依次编号,并以树枝蘸墨,勾勒线条,再以棉团着彩,点染色面,然后对细部进行精雕细刻而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毛主席画像是经“烧三火”而成,即先烧底色,加彩后进行第二次烧制,修饰完成后,再最后烧制一次。经过三次烧制,以及修补和加色,毛主席的画像色彩明艳均匀,且具有耐潮湿、耐日晒、久不褪色等特点。“这幅瓷像巨作面世后,章文超的美名更加远扬,盛誉纷至沓来。1978年,景德镇市政府授予章文超‘陶瓷美术家’称号。1995年,章文超在退休前被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魏晓阳说。

  黎传绪评论说,画像上毛泽东佩戴解放军帽徽领章,显示毛主席是解放军的最高统帅,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后来,该画像被五角星图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