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昌九一体化全面启动 龙头效应初显

08.12.2013  13:44

  今年7月,在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南昌九江联动一体发展,形成强大的区域集合效应,把南昌和九江打造成江西发展的“双核”。10月10日,南昌和九江两市在6大领域25个合作事项达成了共识,江西省人民政府也于10月30日印发实施《推进昌九一体化工作方案》。

  根据省政府部署,“昌九一体化”各领域的一批重大推进事项列上工作日程。目前,九江、南昌已会商开出了首份“一体化”发展清单,其中25项具体合作计划,囊括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标志着昌九一体化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而这些都仅是昌九一体化的开始。据悉,接下来,南昌和九江讲在通讯、金融、交通、公积金及联合设立自贸区等方面的同城化更加明显。

   多部门联动推进昌九一体化进程

  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目前,为做好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江西省发改委先后6次赴南昌、九江开展调研,并组织有关部门和市县到湖南长株潭、广西北部湾、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上海自贸区等地学习考察。规划形成初稿后,先后在南昌、北京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当前正根据专家意见抓紧修改完善,尽快上报省政府。此外,同步推进昌九一体化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已形成初稿。

  江西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金融办、省工信委、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水利厅、省公安厅和省农业厅等8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迅速制定了专项方案。目前,昌九通信同城化、金融服务同城化方案和昌九户籍“六统一”管理制度已正式出台,工业产业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商务一体化、水利保障等专项方案正抓紧修改完善。

  此外,江西省国税局还出台了《关于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若干税收意见》;省地税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和服务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昌海关制定了南昌保税物流中心与九江城西港区联系配合办法,推动转关货物“区港联动”。

   交通、通讯一体化顺利推进 明年4月1日起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

  要实现昌九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城市对接,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一体化。对于南昌和九江两地的市民而言,交通、通讯、金融以社会保障方面如何能实现互通,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便捷的“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方面,昌九大道和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南昌公交总公司于9月30日开通了南昌至永修县城的139路公交线路。

  通信同城化方面,省通信管理局和各通信运营商分别向工信部和集团公司总部作了汇报,均获得支持。根据昌九通信同城化方案工作进度要求,各通信企业对昌九两市通信用户数、通信业务资费、通信设施改造投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12月3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新在做客中国江西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透露,从明年4月1日起,南昌九江间将取消移动电话漫游费,固话从明年7月份起取消长途费。

  同时,金融同城化方面,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办会同江西银监局、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等部门对昌九金融同城化方案作了修改完善,并征求了有关部门意见。根据方案要求,各牵头单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南昌与共青先导区规划已启动

  加快推进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城先导区建设,成为“昌九一体化”的战略支点。不久前,江西省商务厅组织南昌、九江两地召开了筹划设立昌九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座谈会,江西省将充分借鉴国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申报设立昌九自贸区,推动江西新一轮开放升级。

  根据总体工作方案,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的共青城先导区,到2015年,GDP、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空气和水质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而纵跨昌九两地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肩负着构筑综合性大型立体交通枢纽、生态宜居智慧城市以及临空产业体系的重任,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00万人次。

  据悉,目前南昌先导区(即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近期上报省政府。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要求,临空经济区建设和招商工作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复,共青先导区建设也在快速启动中。

  (记者叶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