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清朗“战士” 善引导网上舆论——大学生谈“中国好网民”

21.08.2015  20:48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15中国好网民”网络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专题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8月21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8月21日,“2015中国好网民”网络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多位大学生接受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要不造谣,不信谣,多创作一些优秀的网络作品,当好网络清朗的“战士”,善于引导网上舆论。


2015中国好网民”网络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在江西启动。(记者陈大圣 摄)


网络文明志愿者代表、华东交大网络文明促进会学生负责人吴婕在发言。


活动现场。

  来自华东交通大学的吴婕同学是一名网络文明志愿者,同时还是华东交大网络文明促进会的学生负责人。吴婕说,作为一名网友,她时常看到谣言流言铺天盖地,色情图片肆意发布;看到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制造谣言,传播负能量。

  对于此次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15中国好网民”网络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吴婕直言,在当下网络环境不那么清朗的情况下,这样的活动越发重要且必要。

  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中国好网民”,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学生胡晓娟认为,大学生在发表网上言论前,要有自己冷静清醒的思考,不能被一时的情绪或外部环境所左右。

  吴婕说,大学生年轻且富有激情,喜欢通过网络交友和发表言论,但是大学生不能盲从于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的言论,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做到冷静独立思考,理性文明发声。吴婕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做到自己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这是最基本的。

  南昌大学学生张韶秋对吴婕的观点持赞同态度。“对于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言论,我们一定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面对谣言能够加以甄别,不做谣言继续传播的助推者。”张韶秋说,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大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不人云亦云,敢于拷问事件的真相,善于引领舆论导向。

  宜春学院大学生余玲认为,作为富有知识涵养的大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理性上网用网,更要引导身边的亲戚朋友在网络上做个文明的“网络达人”,在网上畅游的同时,恪守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杨涛同学则认为,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诈骗和陷阱,大学生要端正心态,不贪图小便宜,最大程度避免上当受骗,但也绝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能去行不法之事,要自觉地给网络空间加上一道“安全阀”。

  吴婕说,大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尽管未出校门人生阅历较浅,但仍然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积极创作一些优秀的网络产品,更好地传播社会正能量,推动优秀思想道德文化滋养网络、滋养社会。

  此外,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被扭曲的言论和行为,大学生要敢于发声,“这是一种姿态。”吴婕说,关注网络舆情并积极发声,做个清朗网络“战士”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养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