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炒作并非局长落马的主因

12.08.2015  17:45

  10日,记者从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原淮安市清浦区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曹兴龙因受贿获刑7年。“我的问题是因为在网络上炒作引起,”在庭审中,曹兴龙称,他在被双规之前,他就其个人存在的问题口头向淮安市公安局和淮安市纪委的相关领导汇报过,刚开始时候,他对个人问题认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直到被淮安市纪委带走。

  相信大多数人记忆犹新,去年9月9日,一篇题为“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清浦分局局长曹某的小狗配公车”的帖子在网上发酵。之后,曹兴龙很快便被停职、双规,成了应声落马的又一个“典型”。较之于对抗调查的某些官员,曹兴龙也算是认罪态度较好的一个落马官员,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便基本主动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但之前态度好并不一定之后也好,他在法庭上的表现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且不说他在进入法庭时仍旧是“官味”十足,居然“还面带笑容向旁听席位置点头示意”,如此心态叫人惊诧莫名。尽管他一再表示认罪、悔罪,可是对自己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依旧是模糊的,似乎要把落马原因归之为“网络炒作”而引起的。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没有网络举报、发酵,自己可能依旧戴得正官帽子、坐得稳官位子。然而说到底,网络炒作只能算是一个导火索,“给小狗配公车”也只是一个引子,怎么能算得上曹局长落马的主因呢?

  设若曹局长本人行得正、站得直,又怎会叫一个小小的帖子拉下马呢?如果不是他早就存有违纪违法行为,或许真的如他认为的一般,不至于出这么大的问题。但可惜的是,他的问题还真就不算小,遗憾的是,他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他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的财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为严重的是,在十八大之后依然没有收手、不知收敛,直至2014年中秋节前仍是大张其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就算没有去年那个帖子的出现,不干不净的他也不可能会“稳坐钓鱼台”,落马只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网络炒作并非局长落马的主因,个人认为没有大问题也只是主观臆想,一切要由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结果来定。而为官者要想真正没有问题,清正廉洁才是最好的护身符,做到“三严三实”才算是进了“保险柜”。如今,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已成为新常态,反腐无特区、不留死角已成共识,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党纪国法、牢树规矩意识,严于律己、勤于为民、清廉做官,切实做好严实必修课,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当好合格的“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