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私人订制美食风行南昌 卫生监管成为空白

13.10.2014  12:12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不少年轻人选择和朋友聚一聚,吃顿饭。吃腻了大排档、酒店佳肴后,一批“网络美食”悄然进入他们的视野。小年轻们视这种把自家当厨房,以微博、微信作为宣传媒介的餐饮叫做“网络美食”。

    然而,在这股“网络美食”风背后,存在营业执照缺乏、无健康证上岗的现象,让职能部门对其的监管成为了“灰色地带”。

     食客

    “网络美食” 1小时内送达

    在记者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朋友,只要双休,便会邀请三四个朋友吃个饭,他们打开微博、淘宝,电话一打便可以叫上一顿鲜辣十足的菜肴。

    “这些店铺我都是看微博得知的,比如,看到什么‘南昌十大私房菜’、‘南昌不得不尝的外卖’等,然后就会逐一去尝试。”朋友李女士告诉记者,大部分店都是私人在家烹制,菜品以小龙虾、花蛤、拌粉为主,价格和店里差不多,主要是还能送上门,“通常点单后,一个小时之内就能送到,但是对于执照,我还真不关心。”李女士坦言。

    随后,记者按照朋友的推荐,分别通过电话、淘宝叫了两家“网络美食”,均在1小时内送达,当问及是否有营业执照时,其中一家名为“福记美食”的送餐员表示,在沿江路的实体店内悬挂了营业执照,而另外一家名为“熊记小龙虾”的店铺工作人员坦言,没有执照。

     店家 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兼职

    记者发现,南昌“网络美食”异军突起,由原本个位数餐厅发展到如今近30家,像是去年还是“新星”的“私房小龙虾”、“积木蛋糕”也变成了“元老”级餐厅。

    “依靠网络作为销售门店实际上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在今年过年时,宋小倩和朋友开了家网络餐厅,以芝心丸、烧鸡脚为主打菜,如今在南昌的口碑还不错。

    宋小倩告诉记者:“我是一个吃货,平时喜欢做菜给朋友吃,朋友觉得好吃就喊我去开店,但是实体店租金、水电费、人工费等等都是大数字,我就想到在家边做边卖。这样,成本相对较低,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很适合上班族兼职。

    记者采访中发现,只要有顾客把宋小倩家菜品发布在微博上,她便会全文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里,这样通过“口口相传”、“有图有真相”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和普通餐厅不一样,我们采用预订制,有多少人做多少份,原材料还不浪费。

     餐饮协会

    “体验式”餐饮悄然流行

    如今,随着市民对菜色口味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美食”在菜品的“特色”、“创新”上大做文章,送货上门的特点,也让现代都市人群特别喜爱。

    “现在是重个性化的市场,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老套路已经行不通了。”南昌市餐饮协会会长涂立波解释道,现代人吃饭更注重氛围,比如饭店追求的理念,“就和现在‘复古餐厅’一样,抓住了消费者‘体验’的心理,就餐的同时体验到儿时的回忆,从而促使消费者二次消费。

    涂立波还告诉记者:“现在南昌的餐饮行业要做到“小而精”,有鲜明的特色,才能让消费者在这么多餐厅中记住你。”

     食药监局

    “网络美食”消费要三思

    在记者的调查中,大部分“网络美食”都是以小作坊形式开在小区中,并没有相关从事经营活动的证件。

    而根据规定,想要办理个体的餐饮店营业执照,首先还要取得两个前置许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卫生局的《公共卫生许可证》。因此,很多“网络美食”都达不到办理营业执照的资格。

    “如果有实体店的餐饮店铺,如果是正规餐饮店通过微信营销,属于他们的一种正常销售手段,但是如果没有营业执照,那就是无证经营了。”南昌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这种未经许可的‘网络美食’店消费,出现纠纷时维权是比较麻烦的。

    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餐饮,一直都没有相关文件来对其做界定,因此也没有配套的管理机制,消费者在消费前,应该三思后,再消费。(来源:南昌晚报 记者黄之昊/文 马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