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做好党政企业的舆情智囊

23.08.2014  13:31

人民网呼伦贝尔8月23日电 8月21日,人民日报主管、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读者座谈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呼伦贝尔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和网络舆情主管干部出席。人民网副总编辑、《网络舆情》执行总编辑祝华新,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闫传佳致辞。

自从2013年秋季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以来,网络舆论格局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互联网上正气上升,网络戾气有所缓解,政府牢牢地掌握了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然而,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新闻宣传意识的创新和实际工作的开拓。与会者就此展开了探讨。

祝华新在会上表示,对互联网既要善管,也要善用,管用并举,以用促管。网民珍惜鼠标和键盘话语权,政府以变革创新提升舆论引导力,民众以互动交流求取"最大公约数",就可以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数"变成可知、可控、可协商的"常数",变成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闫传佳介绍,呼伦贝尔市认真学习和积极落实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实现了后发赶超。呼伦贝尔下辖14个市旗区,区域发展差异明显,既聚集几十个少数民族又是中俄蒙三国交界,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宣传部都建立了网信办,从事网络信息工作的专业人员接近70人。呼伦贝尔市既对网络谣言等违法言行勇于亮剑,也注意探索互联网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与会者对呼伦贝尔市的舆情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互动环节,与会读者代表分享了本单位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引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经典案例。学员代表表示,座谈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案例,切身感受到全国舆情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脉搏,必将提升今后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据《网络舆情》杂志政务版副主编马亮介绍,这本杂志自2009年1月发刊至今,历经舆情热点的迅速更迭,秉承体制内立场,"坐北朝南"解读民意,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制定和修正决策提供民意参考,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舆情》与时俱进,增强互动功能,优化阅读方式。2013年开设"实战心得"栏目,为一线单位提供了分享管理经验和处置案例的平台;"读者会员服务"集合了各单位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舆情问题,由主任分析师提供一对一的智力协助和对策执行服务,成为常伴读者身旁的"舆情顾问"。2014年,《网络舆情》APP版正式上线,全面适用于安卓和苹果两大系统,并提供意见反馈、样刊试读和在线订阅等功能,成为移动互联时代读编互通的一座桥梁。

据悉,本次会议是《网络舆情》读者座谈会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将分析研判经验、大数据技术与一线工作紧密结合,探索一条与时俱进地舆情分析和引导路径。今后,期刊部还将走进更多城市和行业,听取反馈意见,分享舆情经验,建立会商机制。(赖龙威)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