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行业打造2.0版
从舆情分析师到舆情监测机构,再到整个行业,必须以公开、科学的操作手法为立业之基,用真实、客观的数据表达立场。这样,网络舆情行业的升级转型才有路可走,有章可循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呈现井喷态势,这为网络舆情行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各类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层出不穷,目前基本形成以政府、媒体、高校、软件和商业公关等五大背景为主的行业格局。
为推动网络舆情行业健康规范发展,2月26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联合发起《网络舆情研究阳光共识》,倡议把舆情监测做成“阳光产业”,方法科学,实事求是,秉持建设性立场,发掘社会正能量。
从舆情监测分析到研判、预警,再到提出应对策略,网络舆情行业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当前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无线舆论场”勃兴带来舆论生态变化,行业内部良莠不齐,大数据在舆情研究中的应用创新迫在眉睫……打造一个市场更规范、服务更专业、技术更先进的网络舆情行业2.0版,面临挑战。
挑战一
能否成为冷静的观察者?
互联网作为重要的舆情风向标之一,在热点事件、敏感议题上对民意反馈得最及时,提供了具有意见倾向性的丰富样本。
近年来,网络舆情生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指出网络舆情的两点新形势:一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来临,网络舆情更多受网民意见的聚合影响;二是与2012年相比,2013年微博舆论场较为沉寂,民意载体朝多元化发展。
在网络舆情多样多变的当下,网络舆情行业能否成为冷静的观察者,对网络舆情做出客观中立的判断?
“一些舆情监测机构容易出现编造数据、预置评判、数据采样偏颇的情况。”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舆情研究不是主观拍脑袋,而是通过客观数据还原社会真实意见构成。“无论事态朝什么方向发展,都应冷静观察舆情走势,做出科学梳理,直面舆情危机中暴露的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的问题,提供理性建议。”
祝华新尤其关注微博舆论场的舆情研究。作为公众意见平台,微博往往是各类舆情监测机构的“主阵地”。相比较而言,其他平台的舆情容易被忽视。祝华新认为,微博只是网络舆论的一部分,舆情研究不能唯微博马首是瞻,要对微博的数据做加权分析。对微博舆情的研究也不能被“大V”左右,而是要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热点载体、热点网友的确是民意的重要风向标,但他们并不代表社会完整的民意构成。
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网络表达时常牵涉负面信息、消极情绪。唐绪军认为,网络舆情监测机构作为第三方观察者,在保持中立、客观的同时要有建设性立场。这要求观察者的眼光不能被消极情绪蒙蔽,不去扩大偏激声音、加深意见分歧。正如《网络舆情研究阳光共识》中所呼吁的,网络舆情研究要“努力打捞沉没的声音,挖掘和释放网上的正能量,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民意素材”。
挑战二
能否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
从2011年网络舆情监测机构陆续踏入资本市场到今天行业格局基本确立、产业链逐渐成熟,网络舆情行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在进军舆情行业者中,有依托媒体延伸出的舆情监测机构,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有靠技术起家的软件公司,如方正集团和谷尼国际软件公司;也有高校、科研机构等成立的舆情研究机构,如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还包括一些转型中的咨询、公关公司等等。
这些舆情监测机构各有其服务目的与经营法则。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准则,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行业乱象不断。一些“网络打手”、“网络水军”等,通过替人删帖、恶意炒作等方式牟取暴利,严重破坏网络舆论生态。另外,恶意竞争、剽窃舆情报告等行为也屡见不鲜,违背公平竞争底线。
身处尚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个人能否重新审视自我,共同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秩序?
发起《网络舆情研究阳光共识》的初衷就在于倡导舆情行业要有基本准则和自律意识,推动行业真正成为“阳光产业”。唐绪军说,“从业者应有底线意识,不编造数据、不替人删帖等底线不能逾越。行业的竞争在升级,我们希望通过方法切磋提高研究能力,力争在结果上互相印证,而不是互相复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说:“对待民意、舆情,我们不仅仅要尊重,更要怀敬畏之心。期待舆情行业能成为不惧各方压力、不因商业利益扭曲事实、恪守职业道德的行业。”
从舆情分析师到舆情监测机构,再到整个行业,必须以公开、科学的操作手法为立业之基,用真实、客观的数据表达立场。这样,网络舆情行业的升级转型才有路可走,有章可循。
挑战三
能否深度利用大数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3万人,使用率降低9.2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 86.2%。另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预测,以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新的舆论策源地。
“无线舆论场”的兴起使得舆论环境复杂化,对网络舆情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私人化的微信朋友圈崛起,使得舆论表达更为隐秘,具体数据难以提取,使舆情监测与研判增加了难度。
用数据说话的网络舆情行业一直离不开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然而,网络舆情监测已不再是对数据的捕捉、搜集那么简单。
业内专家认为,深度整合大数据,不仅仅是得出一份舆情报告,还要注重舆情事件的关联性和规律性。“要对横向的相关领域舆情、纵向的历时性舆情进行数据对比、归纳研究,从而为现实的舆论疏导、矛盾解决提供借鉴。这就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与团队构成。多学科配合、培养专门的舆情人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互联网虽然是重要的民意坐标系,但并不能反映线下民众的利益诉求。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认为,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依然存在较大差别。建立全面、综合的舆情研究框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大数据的舆情挖掘与现实的民意调查相结合,相信会迸发出强大力量。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