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文艺批评必须“说真话、讲道理”

31.10.2014  19:4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倡导说真话、讲道理”,是对当下文艺批评的要害问题对症下药。

当下文艺批评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病症就在于“不说真话、不讲道理”。“不说真话”,批评就失去理想,就会出现假大空的颂歌批评和无底线的“红包批评”;“不讲道理”,批评就丧失准则、不分是非、难有品位、缺乏说服力。要纠正文艺批评的不正风气,首要之举就是“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贯彻落实文艺批评“说真话、讲道理”,要从三个层面去努力。

其一,坚守批评,说真话。当下文艺批评的根本问题是批评家不愿说、不敢说真话。不说真话,批评就从根本上丧失了批评的立场,批评变成了市侩捧场和虚伪歌颂。不说真话 ,批评就会丧失真气,充斥着市侩气。捧场争先恐后,纠错噤若寒蝉,这是当下批评的普遍弊病。批评家的价值,归根到底,是坚守批评原则,说真话。文艺需要批评家,就是需要批评家的独到之见,促进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水平。批评家要能够说真话,就是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二,反对低俗,讲品位。当下文艺批评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面对文化市场转型,出现失语。低俗化是艺术市场发展的伴生现象,因为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决定了产业化的艺术生产对大众欲望的迎合和刺激冲动。正因为如此,文艺批评负有坚守艺术品位、抵制艺术生产低俗化的职责。艺术批评要讲道理,就是要讲艺术品位。当下批评失语,不是批评没有声音,而是面对艺术市场的低俗化现象,批评不讲艺术品位。不讲艺术品位,批评就缺乏判断水准,也就没有理论力量,因此成为市场低俗化的附庸和帮闲。要反对艺术低俗化,批评必须讲艺术品位。

其三,提高水准,树理想。现在的一些批评,水准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没有底线。把非艺术当艺术,庸品当精品,赝品当创新,追捧低俗、糜烂的制作,已经成为当下批评的一种弊病。批评现在信誉度很低,缺乏社会公信力,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批评失去了水准,盛行瞎吹乱捧。为什么失去了水准,一是不讲品位,二是没有理想。要讲水准,必须树立理想。文艺批评的理想有很多层面,根本的层面,是以人为本,要丰富和提升人性。历史实践证明,高水准的批评,必源于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批评家,必是伟大理想的追求者。(作者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