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那苏图环游全国来到南昌 为“瓷娃娃”征集拥抱(图)

19.04.2014  02:21


罕见病患者那苏图上半身骨架移位(记者陶望平 摄)

  今视网4月18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 实习生 包赛娜)4月18日下午,“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拥抱天使、内蒙古通辽27岁残疾小伙那苏图来到南昌,为全国“瓷娃娃”患者征集“万人拥抱”,向罕见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传递更多温暖、尊重与认同,鼓励罕见病患者坚强地面对生活。那苏图还向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定义罕见病及完善相关保障政策的建议》建议信。

  那苏图,1987年7月8日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7岁,他上半身骨架移位,并导致右腿失去知觉,父母花光全部积蓄为其治病,然而病因终未确定。后来,那苏图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但是因为他的身体残疾,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他。那苏图只能到饭店做洗碗工,到工地上做钢筋工,靠这些最辛苦的活计维持生活。

  4月18日下午,今视网记者在南昌八一大道沃尔玛超市附近见到了那苏图。作为一名罕见病患者,他背部骨骼严重扭曲,脊椎成S型,走路一瘸一拐,病因至今无法确诊。

  “从我患上罕见病后直到24岁,这段日子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时期,那几年我很自卑。”2010年,那苏图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那年,那苏图去青海玉树灾区当志愿者,在那里他搬运救灾物资,并在当地的一家民间组织做了3个月的学前教育老师。在玉树灾区的那段日子里,大家都非常认可那苏图。“在灾区接触到很多孤儿和身体不能动弹的人,这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要你活着,就要奋力前行,做你想做的事情。

  这之后的2013年,那苏图决定周游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95个城市,为“瓷娃娃”等罕见病患者征集爱的拥抱。那苏图自2013年6月15日从深圳踏上征程以来,已经走了49个城市,南昌是第50站,下一站是长沙市。

  那苏图告诉今视网记者,在全国为“瓷娃娃”征集万人拥抱,就是希望向罕见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传递更多温暖、尊重与认同,鼓励罕见病患者坚强地面对生活,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那苏图还告诉记者,17日下午,他已向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定义罕见病及完善相关保障政策的建议》建议信。“应尽快为‘罕见病’和‘孤儿药’作出科学定义,制定和实施罕见病关怀政策;建立合理的‘孤儿药’费用支付机制,让罕见病患者看得起病,早日实现病有所医等。”那苏图还希望借助这种方式使罕见病药物纳入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让罕见病患者能够得到治疗。


南昌市民在横幅上签名


南昌一市民在拥抱那苏图后与其合影


那苏图开心地与南昌市民合影

  在活动现场,今视网记者看到,广大南昌市民在写有“那苏图环游中国为罕见病征集万人签名,倡导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字样的红色横幅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市民签完名后,那苏图主动伸出双臂,希望得到真诚温暖的拥抱,不少市民给了那苏图友爱的拥抱。“南昌的市民很热心,很多市民都愿意给我一个暖暖的拥抱,”那苏图高兴地说道。

   新闻链接:

  “瓷娃娃”在医学上称为成骨不全症,又名“脆骨病”,是一种由基因缺陷导致的极易骨折的遗传性罕见疾病,具有遗传性。然而,这个群体的患者大多聪明、可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有大约十万患者。和“脆骨病”同样的还有很多种罕见病,均为由于基因缺陷造成的影响生命的疾病,其发病概率低、诊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