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坤:老人义务扫公厕 其精神可嘉

17.03.2015  11:20

  在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庐陵生态商业街,每天清晨,无论刮风下雨,附近的人都会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到这里义务扫公厕。附近居民无不为之称赞。(3月15日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谁都知道,公厕是最脏、最臭、最龌龊的地方,就是出钱请人打扫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干的。可在吉安市却有一位退休老工人,坚持每天义务清扫公厕,一扫就是3年1000多天,不怕脏、不怕累,辛苦自己一个人,洁净更多如厕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当代活雷锋的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实在可嘉,值得点赞!

  笔者百度了一下,像这位退休老工人一样,全国有很多普通老人退休不褪色,主动献余热:既有坚持义务扫公厕的,也有为社区义务巡逻的;既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也有乐于扶贫济困的;既有热心帮助别人照看小孩的,也有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等,既愉悦了自己的身心,又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可有一部分老人就不同了,既不参加公益活动,也不爱搞家务劳动;既不参加体育锻炼,也不注意保健养生;既不读书看报,也不听广播上网。整天无所事事,大事又不做,小事做不来。终日沉迷于酒桌、牌桌,甚至还有极个别老人寻花问柳,丢人现眼,让自身形象大打折扣。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家人也好,外人也好,现在都把老人尊敬为“国宝”。既然是“国宝”,那么,我们每一个老人就要像老了的样子,时时刻刻都应该做一个自尊自爱的老人,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老人,做一个受人尊敬的老人。

  比如前面说的这位坚持义务打扫公厕的老人,干的虽是脏活累活,但他品质是高洁的,精神是可嘉的,比起那些以身试法、输在晚年起跑线上的违法者不知要强多少倍。因为前者受人爱戴,后者受人唾弃。

  笔者在此要说明一下,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大力提倡所有的老人都去义务打扫公厕,而是让大家都来向这位坚持义务打扫公厕的可敬老人学习!“最美不过夕阳红,美丽又从容”。人到老年虽是夕阳西斜,但夕阳是黑夜前的温馨,是暮年珍贵的光阴,是人至晚年最美的真诚。愿更多的老人都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幸福地沐浴在夕阳下,那该多好啊!

  本文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