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纪念罗汝芳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

30.11.2015  17:43

  11月28日到29日,全国纪念罗汝芳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城召开,来自浙江省社科院、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就罗汝芳生平研究、罗汝芳思想研究、罗汝芳与弟子汤显祖关系研究、罗汝芳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并现场考察了罗汝芳讲学之地。

  “接侍而来五百年,海东三度见桑田。如何行酒丹霞地,千古依然旧洞天。”罗汝芳在《蔡经宅》诗中如此感叹道。只是,如今他的家乡早已不再是“旧洞天”了。

追忆汤显祖之师罗汝芳

汤显祖的老师

  “我们欠罗汝芳的太多!”一说起罗汝芳,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如是说。他认为,我们对这位明代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认识得不够,研究得不够,宣传得不够,以至于除了学术界,世人对他知之甚少。

  罗汝芳字惟德,号近溪,明武宗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出生于南城县天井源乡罗坊村,是泰州学派的“唯一特出者”、集大成者。

  市社科联副调研员罗伽禄介绍说,罗汝芳早慧,5岁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孝经》;7岁时,入乡学;8岁,听其父罗锦与饶行齐谈阳明之学,敬听不倦,饶奇异之,以为不凡。

  罗汝芳26岁时,拜颜山农为师学习理学。颜山农,名钧,江西吉安人,曾师事刘师泉,“无所得”,乃从王艮及其弟子徐樾,得“泰州之传”。

  罗汝芳28岁中举人,29岁时赴京师会试,举进士,然而他自云:“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就廷对,回到家乡研习理学,拜师访友,建立“从姑山房”,集四方学子开展讲学活动。

  有“东方莎士比亚”之誉的伟大戏曲家汤显祖,曾师事于罗汝芳。

  明学者左宗郢《从姑山修废记》中说:“从姑山者,罗先生讲学处也。先生倡明德之旨,为后学宗,四方学者响应,如声奔谷,辐辏盱江。有皈依不忍去者,相与入山密证焉。于是四方来谒先生者,无不登从姑,而从姑之胜,遂闻天下。

  明代时期,从姑山还建有祠,祀罗汝芳,名为“罗明德先生祠”。自明以后,许多文人雅士、官宦商贾登临游览或凭吊罗汝芳,还作诗文以记,如汤显祖、何文渊、张升、徐芳、蒋士铨等。

顾炎武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罗汝芳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学思想方面。青年时代,他受程朱学派理学家薛垣的影响,认为“万起万灭“的私心杂念长久以来困扰着自己,必须把它去除。于是,便在寺中闭关静坐,在几上置水一杯、镜子一面,使自己的内心像水一样静、镜一样平,久之,遂成重病。

  其父授之以王阳明《传习录》,使他领会“致良知”的学说,病方愈。后来,罗汝芳师事颜钧(颜山农)。颜钧认为,人的天赋道德观念是永远不会泯灭的,因此,人们的道德修养根本不必“制欲”。罗汝芳听后,如醍醐灌顶,完全接受了这种“制欲非体仁”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学观点。

  罗汝芳认为,“大道只在自身”,人的目视、耳听、饮茶、吃饭、早起、夜寐、相对、问答,以至弹子的转动,肌肤的痛感,无一不是这个“”的作用和表现。只要具备了一个肉体的形躯,就有了做圣人的条件。其学虽源于理学,但反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正宗教条,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去“体仁”,持见新奇,颇有创见,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腐气,故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罗汝芳还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他在太湖知县任上,有兄弟为争遗产来投诉,他闻之家境艰难,“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止”。又创开元会,罪囚亦令听讲。他以传统道德融于真情,动容感化,化解民事纠纷。他在做宁国知府时,集诸生会文讲学,让诉讼者在讲坛上跏跌静坐,触目观心,以此判案,并把政府的库藏馈赠于民。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吏中绝无仅有。然而,作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赤子之心,救贫恤难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从姑山上的“飞鳌峰

  坐落在南城县东南五公里的从姑山,临江竖立,气势雄伟,在古时为文人云集之地。

  据《麻姑山志卷十二附从姑山》记载,在此挥毫题句者,达四十三处。至今“飞鳌峰”、“洗心池”、“玉立”、“高山仰止”等,仍一一镌刻于石崖之上。尤以罗汝芳题的“飞鳌峰”三字赫然在目,笔力超群。

  从姑山分南北两峰。北峰巍然当空,如擎天一柱,称“天柱峰”。南峰如神鳌欲翔,名“飞鳌峰”,两峰相抵,仅距数尺,形成一条窄长峻峭的石罅。由罅底窥天,天空细如一线,此景称“一线天”,两峰绝壁上架一石拱小桥,长两米,名“步天桥”。飞鳌峰东西绝壁之上,镌有明代著名学者罗汝芳所书“飞鳌峰”三个大字,每字约两米见方,笔势遒劲飞逸,若有神功。

  著名学者、旅行家徐霞客曾“出建昌东门,过太平桥,南行循溪五六里,折而西,一里,出从姑之南”。

  徐霞客在《江右游记》中记载:“北向登其岩,曰‘飞鳌峰’,岩前曰‘长春阁’,阁之东有堂曰‘鳌峰’。深处为罗先生讲学之所,其后飞突而出,倒书‘印空’。下有方池,名曰‘玉冷泉’。”其下,近崖根处,有“悟空”小字,又稍北,有“洗心池”三字。古时此处有一小池,水波荡漾,炫目莹心,今仅有遗迹。

  “秋底山河数点烟,真人气候蔚罗天。蓬壶别贮生春酒,京洛传看小字笺。鹤唳月明珠树里,渔歌风色杏坛前。也知姑射能冰雪,谁道汾阳一窃然?”这是汤显祖游从姑山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中盛赞了从姑山美不胜收的风光,也表达了他对恩师罗汝芳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