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水之患 治水之功
2016年,受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影响,国家防总预测长江流域可能发生类似1998年大水。
3月中旬,九江提前进入汛期;4—6月,全市降雨过程较历年明显增多,江河湖库水位迅猛上涨,直逼警戒线;7月3日,长江、鄱阳湖、修河、博阳河主要站点及一些内湖水位全线突破警戒。汛情告急!当日15时,市防指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由此,一场降洪“擒龙”的战役正式打响。
这是一场艰苦的大仗、硬仗、持久仗。雨一直下,水位持续抬升,7月9日长江九江站出现最高水位21.68米,超警戒水位1.68米,列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第七高水位;7月11日鄱阳湖星子站出现最高水位21.38米,超警戒水位2.38米,为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第六高水位;修河永修站2次突破警戒水位,发生有记录以来历史第二高洪水位23.18米,距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仅差0.3米。防汛应急响应不断升级,7月5日升为Ⅲ级,7月8日升至Ⅱ级。抗洪抢险战线不断延伸,长江沿岸、鄱阳湖区、修河一线、幕阜山区,全市各地全面应战。九江,再一次直面大洪水的考验。
4月1日,市委杨伟东书记专程到市防指视察工作,强调“水利部门作为防汛工作的排头兵,要在防汛工作中勇挑重担、当仁不让,发挥管总、协调、督促等作用。”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九江水利人毫不犹疑地站到了防汛抗洪的排头位置,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利精神的丰富内涵,践行了“两学一做”的铮铮誓言。
谋略有道 令可出
《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胜者,庙算胜也。”在防汛抗洪的战场上,市水利局谋划在先,部署在前,行动迅速,抢占先机。
汛前,市水利局建立了领导分片包县责任制。7月2日正值周末,全市暴雨滂沱,长江、鄱阳湖水位逼近警戒线。面对严峻汛情,市水利局迅速发出“集结号”,当日下午由6位领导带队,组成6个技术组紧急奔赴各县(市、区),对下指导督查,对上报送信息,打响了抗洪抢险战役的“第一枪”。
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一启动,叶树国局长明确要求,一切以防汛抗洪为中心,所有人取消双休和休假,举全局之力,坚决打好防汛抗洪“阻击战”。市水利局迅速按预案建立了“大防办”工作模式,抽调精兵强将,加强防办力量,成立了指挥协调、应急值守、工情调度、物资调配、技术专家、军地联动、宣传材料、后勤保障等八个工作组,市河道湖泊管理局也及时加强了城区防办的力量,24小时值班值守。
一走进防汛指挥部,听到一串串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看到一个个奔走忙碌的身影,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凝重而紧张的气氛。一纸纸电文、一道道指令、一条条信息、一组组数据,向这里汇聚,又从这里发散。
叶树国局长、王思友副局长坐镇指挥调度,心思全部都在防汛抗洪上,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常常食不知味,夜难成寐。王思友的高血压非常严重,正常药量已难以控制,血压上去了,他只是给医生打个电话,寻求控制降压的办法。母亲特地从老家到九江治病,住院近一个月时间,他也仅有一次抽空到医院匆匆探望了一下。
“大防办”八个工作组分工协作,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指挥协调组实时分析会商,对防汛抗洪抢险进行综合调度;应急值守组坚守岗位,随时联系上下、协调左右、沟通军地;工情调度组及时收集信息、统计数据,提供准确的汛情资料……,一切工作紧而有序、忙而不乱,确保了防汛信息畅通、指令畅通。
“在指挥部,虽然也是点灯熬夜,但比起防汛一线的同志,日晒雨淋,日夜值守,他们更辛苦。”指挥部的同志都有这样一种朴素的认识,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中军”运筹帷幄,必能决胜千里。在防汛的每个关键节点,市防指根据水雨情变化和水利工程特点,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和部署。
入汛之初,市防指就要求全市所有水库、沿江内湖、中心城区湖泊制定专门防洪预案,抓住时机预排预泄,做好腾库迎洪的准备,为后期强降雨过程水库安全度汛赢得了主动。
针对特殊的汛情,5月初,市防指确定把沿江大湖防洪调度作为重点,专门开会部署,为应对7月份严重汛情赢得了先机。
7月3日,全市江河主要站点全面超警戒水位。市防指连续下发四个文件,专门就圩堤巡查防守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明确巡堤查险的责任和内容,规范巡查的标准和要求,并编印了《巡堤查险工作方法》,做到巡堤人员人手一份。全市各级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上堤24小时值守,全堤段开展巡查。城区防指及时组织100多个市直部门和驻市单位,在长江城防堤、八里湖大堤等圩堤上巡查值守。千里长堤,迅速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为确保巡查到位,市防指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力组织圩堤砍杂清障,短短3天时间,在23条圩堤新开辟388.4公里的巡查通道,确保了防汛巡查通道畅通无阻,为及时发现排除险情提供了可靠保证。
……
在整个防汛抗洪过程中,市水利局先后采取了领导力量“分片包县”、技术保障“蹲点值守”等一系列措施,市防指先后做出了“六个强化、一个确保”“六个务必”“六个毫不松懈”“七个到位、七个确保”等一系列部署,见机早、行动快,一落到底,执行到位,对夺取防汛抗洪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导有方 险可除
7月的九江,天气让人捉摸不透,时而骄阳流火,时而雷雨交加。眼前是滔滔洪水,身后是千里沃野和百万群众,一线长堤经受着水与火的双重考验,一群水利人经受着身与心的叠加煎熬。
继7月2日派出6个技术组之后, 4日市水利局又安排14名技术人员参加市委市政府工作组,紧急奔赴一线,全程驻县指导。整整29天时间,技术组的同志每天参加各地防汛会商调度,为防汛决策提建议、当参谋,督导各地落实防汛责任、全面开展巡查,与各级专家组一道“会诊”险情、指导排险。他们亲历了防汛每一个重要节点、每一项重大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市每一个乡镇、每一座圩堤,先后指导各地成功处险排险上千处。
副局长皮国辉已经明确退居二线,在洪水来临时,他二话没说,毅然带队负责指导城区防汛抗洪,每天在堤上来回奔波、督导巡查。他对妻子这样说,“站好最后一班岗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本份,更何况是在这种关键时候。”
7月12日上午,长江堤湖口段,总工陈爱民带着技术组正做着每天都要做的事——巡堤查险。走到牛脚芜泵站进口处,细心的陈爱民发现草丛中有较大面积流水,立即停下来仔细排查,迅速查明了原因,制定了抢险方案。处理完险情,时针已经指向下午1点多钟,凭着对情况的熟悉和丰富的经验,他们顾不上吃饭,又火速赶往天灯堤泵站,果然发现两处相同的险情,避免了险情进一步扩大。
技术组陈杰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母亲身患癌症一直躺在病床上,作为技术骨干,平时工作很忙,本就难得有空照料父母,这次防汛抗洪,他一直奋战在一线,根本无暇到医院看望。7月21日午后,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通知,他向县、市防指领导请假后,匆匆赶到医院,这成为他与母亲的最后一面。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他又立刻回到了防汛抗洪战场上。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赛湖西堤、长江堤和赤湖、赛城湖堤等历次重大抢险中,他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对最终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提到他,瑞昌市委书记郭小云都是赞誉有加。
在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头,市水利电力规划设计院、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紧急派出8个专家组29名技术专家,加强各地抢险排险的技术指导。专家组吃住在堤上、工作在堤上,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连日来成功排除了一起起险情,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7月6日,长江永安堤江边电排站内河发生管涌险情。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曹林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各级专家紧急“会诊”,迅速制定了处险措施。通过武警、消防、公安、特警战士8个多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化险为夷,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东部战区司令员刘粤军、水利部部长陈雷、省委书记鹿心社、代省长刘奇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每次较大险情处置,曹林几乎都到场参与,不分白天黑夜,手臂上的皮肤晒脱了一层又一层。
7月7日晚11时,共青城市大塘圩出现大范围滑坡。接到市防指调度令,白天还在九江县江新洲指导处险的设计院专家吕胜统、黄红儒、朱圣平等人,连夜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经过7个多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在次日凌晨5时排除了险情。
各级专家组、技术组就好像是抗洪抢险的“定心丸”。用广大干部群众的话说,“有专家们在,我们就放心了。”
同心共为 力可聚
前方打胜仗,后方保障忙。有这样一群人,虽然光圈很少会聚焦到他们身上,但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们用默默的付出奠定了防汛抗洪的坚实基础。
各级领导高度关注九江防汛抗洪,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省防总先后多批次派驻18个工作组、专家组、督导组。党委书记彭雅平负责接待保障,每天同样顶着烈日,与各个工作组、专家组、督导组一道,深入防汛抗洪一线,并统筹协调做好各组的食宿保障,及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在防汛抗洪最危急的关头,多支部队和武警近6千名官兵陆续驰援九江。军地协调保障工作由市防办主任李明全程负责。援浔部队加上驻浔部队参战官兵,人数多、布防点多,且随时调整变化,军地联合指挥、兵力部署安排、部队官兵生活以及拥军慰问工作等,都要周密考虑,保障难度极大。李明一直眉头紧锁,忙得一刻没有歇,即使手臂不慎严重烫伤出现大面积溃烂,也只是自己简单处理。从部队进驻到离浔,整个过程衔接紧密、秩序井然。7月31日,所有援浔部队顺利撤离时,李明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兵家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汛前,市防汛仓库已经储备了总价值3272万元的防汛物资,确保有备无虞。随着汛情不断发展,险情不断出现,各地抢险物料先后出现短缺。只要接到物料告急的报告,哪怕是三更半夜,物资调配组都要立即行动,市防汛仓库能保障的第一时间安排调拨,不能保障的第一时间向省防总请求支援。在半个月时间里,物资调配组先后向各地紧急调拨三色布362900平方米、编织袋578100条、土工布4000平方米、草袋11000条以及木桩、救生衣等总价值230多万元的物资,有力保障了抢险需要。
宣传材料组每天负责编印《防汛简报》,还要起草大量的领导讲话、汇报、总结等材料,同时要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这是一件磨人的“苦差事”。他们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及时总结防汛抗洪的经验做法,宣扬先进典型和抗洪精神,先后拟发电文60多份,编印《防汛简报》70多期,起草讲话汇报材料20余篇,接待媒体记者20多批次,发布新闻稿件近百篇,
后勤保障组也直接进驻指挥部,每天了解保障需求,随时搞好对接,全力做好食宿保障。“不管任何时候,都要让每个人吃上热饭;哪怕时间再晚,也不能让值守的同志饿肚子。”这就是他们最简单的想法。机关车辆不够,各个直属单位鼎力支持,坚决服从总体调度,连车带人全程保障到位。
机关的其他同志一样没有闲着,他们承担了超出日常数倍的工作量,全力稳固后方,就是为了让前方的同志全身心投入防汛抗洪。
这是一场全员之仗。不管是前方还是后方,每个人都在坚守和付出,自觉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战之能胜 澜可安
由于持续的降雨,加上长江高水位顶托,城区内湖水位不断攀高,防洪排涝面临巨大压力。
市城区泵站管理处和八赛排灌总站管理处现辖10座泵站,设备普遍比较老旧,负荷过重时经常发生故障。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两个泵站管理处立足现有条件,把工作做在前面,提前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每天认真维护保养,确保每台设备保持在最好的技术状态。八里湖水位一突破警戒线,两个泵站管理处迅速组织全员上岗,所有泵站24小时开机,不间断进行抽排。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全体泵站工作人员克服家庭和个人种种困难,始终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入汛以来,各个泵站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基本没有出现大的故障,特别是八里湖、蛟滩、官牌夹、河口等主要泵站累计开机运行9000多台时,总计排水超过2.2亿立方米,为排除城区内涝特别是降低八里湖水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7月10日,八里湖达到最高水位21.07米,部分地段已经漫过公路,且预计1号台风“尼伯特”即将登陆,形势万分危急。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城区防指紧急会商,决定加装12台大功率泵组的临时泵站,加大抽排流量,缓解八里湖防洪压力。面对紧急而艰巨的任务,城区防指紧急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分昼夜,超常规工作,从组货到安装,在短短一周内建成临时泵站并运行排水,“十二条水龙齐吐水”,使八里湖日排洪量提升到129万立方米,湖水位在城区内湖中第一个降至警戒水位以下。
从6月30日晚开始,柘林灌区渠道受大量雨水灌涌,很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两岸边坡多处出现滑坡,大量泥土和连根拔起的树木被冲进渠道,总干渠末端军山段倒灌严重,庐岭渡槽大水漫溢,渠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袁汝斌局长亲自带领下,灌区各段站党员干部24小时坚守在渠道上,日夜全线巡查排险,确保了渠道没有出现一处倒塌。
九江城防堤全长17.46公里,内湖堤全长8.1公里。当汛情告急的时候,在这条漫长的战线上,市河道湖泊管理局迅速加强布防,所有领导分段驻守,带领干部职工一面加密自身巡查频次,一面对驻堤巡查单位进行指导,一刻也没有懈怠。
沧海横流,尽显水利人本色。在重要紧急时刻,不管身在哪个岗位,每一位水利人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临危不乱,安澜不惊。
8月3日,长江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8月15日,鄱阳湖各站点全部退出警戒。大洪久汛之下,全市未溃一堤、未垮一坝、未亡一人,防汛抗洪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视察九江时对九江防汛抗洪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委书记鹿心社高度评价“九江的抗洪工作扎实有效,创造了经验。”
罹水之患,九江水利人勇立潮头;治水之功,九江水利人无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