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机关开放,这个“秀”难能可贵

29.03.2014  14:27

  原标题:机关开放,这个“”难能可贵

  昆明机关食堂对外开放的新闻是昨天受议最多的新闻之一。

  这则新闻说,自2011年昆明市市级机关陆续搬往远离市区的呈贡新区以来,市级机关食堂就开始向社会开放。在机关食堂里,一荤两素6元,两荤两素8元,三荤两素10元,米饭不够可免费加一次,咸菜和汤更是免费用。昆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邵航涛说:“让老百姓和公务员坐在同一个餐厅吃饭,也是群众路线的体现嘛。

  网民对这一“开放”有赞有疑。赞者说这样可以拉近机关与民众的距离。自营餐厅推出低价实惠的饭菜,社会餐厅就不会定价太高。各类机关食堂都应向民众开放,让纳税人充分享受主人待遇。有人则怀疑这是另一种“作秀”,政府部门最重要的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

  见多了“群众路线秀”,对领导“亲自”坐地铁、扫大街等亲民行为自然会有观看表演的感觉。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昆明机关食堂是2011年就开放的,那时还没有如火如荼的群众路线教育。当地官员把它与“群众路线”相联系,应该只是“在老版本上找到新注脚”。如果昆明机关意在作秀,也不会在三年后才成为新闻。

  不管怎么说,内部食堂对外开放,哪怕是作秀也不容易。据说昆明全部机关食堂最高峰时一个中午曾有13000余人前来就餐,就餐者中公务员和其他人员各占一半。这显然构成巨大的压力。对任何机构的内部食堂来说,都不希望有太多的外来人涌入,使食堂的卫生和就餐秩序受到影响。由于食堂开放,昆明不少公务员在打饭时就要排长龙,大大拉长了吃饭时间,因此有人希望能够为公务员单独开个窗口。可见这事在机关内部也有不同意见。

  而“单独开窗口”的要求也是备受网民批评。但当我们换位思考时就会发现,如果在自己的内部食堂遇到这样的排队,许多人同样会有这种要求。内部食堂对外开放而影响本单位人员吃饭和工作,这是客观事实,连大学饭堂被外人“蹭饭”,都会有学生提出抗议。

  当然政府机关不同于一般机构。在理论上,政府机关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是人民的“仆人”。假如这一理论能够变现,那么“主人”来找“仆人”办事,顺便在你这里吃个便饭,你不请客也就罢了,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

  然而我们的理论与实际往往貌合神离。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机关的大门本来就“高大威猛”,加上有卫兵把守,能进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穿堂入室,“深入”机关的食堂与公务员同桌共饭,还让他们跟在后面老老实实地排队……

  但根据报道的描述,昆明市级政务中心在建造上就是一种开放的格局,没有大门,没有栅栏,前来办事人员和附近居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对照许多围墙高筑、外三层里三层有人把守、如同军事重地般难进的机关,昆明这些“不设防”的机关就显得独具一格难能可贵了。

  正因其难能,才令人怀疑他们是否在“作秀”;正因其可贵,才成为今天的新闻。假如在哪一天,进党政机关都能像进自己的家,起码能像走亲戚那样自然;与官员公务员在食堂一起吃饭不再成为新闻不再受到动机质疑,那才是最值得“喜大普奔”的事……

  (作者为本报首席评论员)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