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最美乡村"效应 婺源打造百个文化生态村庄

24.01.2014  18:35
  秋口镇王村风光旖旎,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紫阳镇齐村荷包红鱼融观赏与食用为一体,养殖户人均收入上万元;赋春镇甲路村列入“非遗”保护小区,抬阁文化生生不息……今年以来,婺源立足优势、创新发展,致力放大“中国最美乡村”效应,加快打造景观村、特色村、田园村,逾百个文化生态村庄正呼之欲出。

  婺源现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3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理坑、汪口两村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为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该县今年以来坚持规划先行,争取利用8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现“村村秀美、家家富美、处处和美、人人淳美”的中国最美乡村建设目标,并明确了今年内各乡镇打造1个景观村、2个特色村、3个田园村,使占全县20%以上的100个村庄达到中国最美乡村的建设要求。

  为加快推进文化生态村庄建设,婺源县实施了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与中国最美乡村建设村点“结对帮扶”制度,对全县100多个单位明确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了百名干部驻村帮扶。同时,制订《建设“中国最美乡村”集成资金管理办法》,对“一村一品”专项资金、扶移部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搬迁资金,卫生部门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资金等一系列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用于文化生态村庄建设。县里还设立300万元专项考核奖励基金,实行以奖代补,对成功打造景观村、特色村、田园村的新建村点分别奖励6万、4万、2万元,历年建设村点分别奖励3万、2万、1万元,以激发基层和广大群众的参建热情。(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