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谁来弥补留守孩子心灵的“贫穷”

16.07.2015  18:50

  据报道,2015年6月10日下午,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个名为界牌的小镇上,两小姐妹在放学路上被人投毒致死,后经警方调查,凶手是镇上12岁的留守女孩陈晓雯。

  令人非常震惊的是,陈晓雯也是被害者汤晓霞整个童年唯一的朋友。陈晓雯有着典型的留守特征,孤僻怕生,极度不爱说话。杀人的动机,在成人看来,不过鸡毛蒜皮之事,但在这个无人分享心事的女孩儿心里,杀死对方,是她的世界里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有过相关统计,截至当年,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除去极端的杀人案件,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藏毒贩毒、性侵害等类别的未成年犯罪也有连年上升趋势。

  留守儿童的案件再一次摆在我们的面前,导致这个现象跟社会制度有关,跟人们的冷漠有关,跟父母的监护有关,可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因为家庭的贫穷,导致很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外打工赚钱。孩子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因为隔代教育,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特别亲切;不是所有的孩子愿意将自己的见闻给老人分享;当然,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没有意识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温饱。

  也许,父母外出打工确实让家庭的经济及物资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孩子心灵上的“贫穷”或许会越来越重。

  笔者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父亲常年在外,母亲文化知识有限。母亲很善良,可是遇到问题就是非打即骂。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更多的教育理念,总觉得只有打骂才能给孩子一个警示性的教育。对父亲有印象都是7岁之后了,从没有大声叫过“爸爸”。爸爸平时看起来很凶,脾气不好。加上自己家庭的经济因素,心里有强烈的自卑感,整个童年没有绚丽的色彩。

  对于有家庭氛围的孩子而言,儿时真的可以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黄金时期。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心里都装着自己的故事,装着自己的梦想。一些性格特别孤僻的孩子,就是没有家长积极的引导,总认为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到最后大多不会有特别幸福的结局。

  我们要倡议社会制度的改变,让留守儿童能尽量留在父母身边上学。可是现实的问题真的让人望而却步。中国教学资源紧缺,很多有户口的孩子都需绞尽脑汁,留守儿童异地就学就更加困难。除非家庭条件特别好的,可以在异地买房,要不就是读昂贵的私立学校。剩下的大部分孩子,都会留守在家。基于家里的长辈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很高,剩下的,我们能指望的似乎就只有学校和老师了。

  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案件逐年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心灵上太过“贫穷”,我们除了要求监护人要抽时间探望子女,定时跟孩子做语言上的交流之外,还应提醒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模式,或者是其他更好的方法,尽量让这些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注,让他们的心灵有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只有想法设法去弥补他们心灵上的“贫穷”,才能让他们的人生有一个健康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