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卫:弘扬苏区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深化改革开放 促进苏区振兴

27.03.2014  11:34

  本报讯 (记者刘勇)3月23日至25日,省委书记强卫到广昌、石城、会昌、寻乌、安远、定南、全南、信丰、大余等9县调研。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牵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嘱咐要把这里建设好、发展好。我们要以苏区精神引领干部,以干部作风引领群众,践行群众路线,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内外兼修”,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辜负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省领导赵智勇、史文清、周泽民陪同调研。

  怀着崇敬的心情,强卫走进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暨邓小平旧居,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展陈,感悟伟人的卓越品质和不朽贡献;向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寄托景仰。他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发源地。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与苏区精神的内涵高度一致,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到身边的革命历史遗存看一看、想一想,汲取营养、净化心灵、提升自我。

  下田垅、上山岭,进车间、入大棚,强卫调研了广昌县甘竹镇烤烟、蔬菜基地,安远县鹤子镇杨柳坑脐橙基地,全南县南迳镇芳香产业示范基地,大余县黄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石城县琴江镇、安远县三百山旅游扶贫项目,赣悦光伏玻璃公司,高峰生态农林开发公司,九二盐业公司,杨氏果业公司,寻全高速项目办等12家企业、种养基地。他强调,要找准主攻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做大优势产业,打造主导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入厅堂、进厨房,查冰箱、看锅灶,强卫来到土坯房改造受益户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邱云生家,石城县小松镇古松村廖学庆家、曾广宁家和会昌县周田镇地陷移民安置项目受益户刘会圣家中,“建房政府补了多少,自己出了多少?”、“借了多少钱,怎么还?”……强卫问得很细。他强调,要始终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民生实事;要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旅游等富民产业,努力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强卫始终牵挂着基层干部,这次他特意安排到途经的乡镇看望基层干部。在石城县小松镇,寻乌县桂竹帽镇,安远县三百山镇、鹤子镇,定南县龙塘镇、老城镇,全南县南迳镇、金龙镇,大余县青龙镇等9个乡镇,强卫与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亲切握手、合影留念。他说,广大基层干部处在服务群众、改革发展、维护稳定一线,任务重、责任大、奉献多,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尽职尽责,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争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里,把党的好政策落到群众的实惠上。

  3月24日晚,强卫在全南县召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座谈会。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全面落实《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抓实招商引资,落实签约项目,做实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努力让政策落地、项目开花、产业结果,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推动发展升级。

  强卫强调,要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紧紧抓在手上,牢牢把握改革方向、把握改革特色、把握改革节奏,在农村综合改革和金融改革试验等方面积极探索,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综合施策,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各项改革,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开拓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强卫强调,要把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结合起来,与学习焦裕禄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要开展“连心工程”,通过有效的平台和抓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心,为群众谋利,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开展“强基工程”,突出抓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解决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要开展“模范工程”,让群众来参与评选,发现和推出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龚全珍式的好干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不断凝聚起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