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携大把存折孤身求医 自理能力差找不到亲人

26.03.2014  18:16

(一说到找亲人,老人便不由自主地痛哭起来。)

(老人耳朵听不见,视力也不好,交流只能靠写字。)

(老人于2007年办理的老人年证。)

(老人身份证登记的地址为长沙开福区三一大道175号平房8栋107房。)

红网长沙3月25日讯(记者 刘玉先)78岁高龄,耳朵听不见,视力也不好,交流只能靠写字,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老人现在却孤身一人在医院就诊。

今天下午,当红网记者在长沙骨质增生医院见到王克雄老人时,老人正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护士则在一旁护理。住院期间,老人没有亲人的陪护,且听力有障碍、自理能力相当差。吃饭、吃药、上厕所……一些生活小事,都需要护士帮忙才能完成。

靠写字交流 找不到亲人

王克雄介绍,3月24日,自己在几个不认识的好心人的搀扶下,来到长沙骨质增生医院治病。在医院导诊护士的帮助下作了初步检查,办理了相关手续后,住到了医院五楼住院部。

而就在住院期间,护士们发现一个很蹊跷的事:这么大年纪的老嗲嗲没有亲人的陪护,并且听力有障碍、自理能力相当差,吃饭、吃药、上厕所……一些生活小事,都需要人帮忙。

得知此事,医院骨病住院部教授黄清明、护理部秦主任等,来到王克雄床前,希望能够联系到他的家人前来照顾。而王克雄听不见,秦主任就用纸笔沟通。谁知还没说上两句,老人就哭了起来,他写字表示自己是长沙人。

经过秦主任的安抚和耐心询问,老人也只能说出一些零碎的信息。比如在长沙县,有一个女儿叫熊小青(老人写的名字),因自幼就跟着前妻生活,老人也不知这个女儿的联系方式,希望媒体帮忙找亲人。

同时,老人又称自己以前是长沙石油厂的工人,1996年从单位退休,现住在浏阳市永安镇,但说不清具体地址,也说不清房屋周边的状况怎样。

身上携带大把存折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嘴里不停念叨着自己的医保卡,同时从内衣口袋掏出大把存折,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并附带有老年人证件。

从老人的老年人证上,记者发现老人登记的家庭住址是长沙市丽臣路275号平房2栋。同时,在亲友电话一栏填写的有联系电话,记者试着拨过去,而未等记者全部说完,电话那边便回复:“不好意思,打错了,我根本不认识这位老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手机经常被别人打错。”同样,在证件第二页右下角用圆珠笔抄录有一个名叫王伟的手机号码,一连拨了好几次,但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黄清明介绍,老人住院期间,护士们均自费为其买来了一日三餐。昨晚当护士为老人买来米饭后,老人不吃,声称要吃馄饨,护士只好再次外出为老人买馄饨。同时,因为老人自理能力较差,吃药、上厕所这些杂事,也都是护士们分工合作,谁有空就谁帮忙。

可这也不是个办法,经过一系列检查我们发现,老人有胸腔积液、胸/腰椎压缩变形、左肾多发性囊肿,不排除转移瘤,情况非常复杂。”黄清明介绍,老人的意识也是时好时坏,没有亲人在这里,有些治疗医院也不好开展。

目前,医院正为老人积极治疗,帮助他。医院希望能尽快找到老人亲人,来医院陪护老人治疗。”黄清明表示,老人的亲人如看到报道,请尽快联系他,电话13549677018。

社区不知老人具体住哪里

按照老人身份证上登记的家庭住址,记者联系上了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社区,让人惊讶的是,社区竟然也不知老人到底居住在什么地方。

社区主任佘旭介绍,老人户口确实是在浏阳河社区,但属于“空挂户”。因为老人尚未退休前,在开福区丽臣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但退休后不知什么原因将房子卖给了别人,以至于没有可以落户的地方,于是就成了“空挂户”。

老人每月有将近2000元的退休金,还有医保,不符合低保的条件。”佘旭表示,上周五,老人还来过社区希望社区为其安排一个住所,当社区提出将老人送往敬老院时,老人又不愿意去。

佘旭介绍,考虑到老人“挂户”在社区,且体弱多病,逢年过节社区都会为老人准备的有慰问金,以及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须品。因为不知道老人住的具体地址,每次都是电话通知老人来社区领相关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