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民:老人摔倒被淹死 美德需要前行而不是退化

08.09.2015  11:08

  8月30号下午,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名60岁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有一女子劝人伸出援手未果后也离开。三分钟后,老人被另外一群路人拉出,却已死去。(9月6日中国新闻网)

  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与讨论,特别是随着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的不断发酵,以及各地“扶起摔倒老人反讹诈”等新闻见诸报端,老人有难、不敢伸手,已经成为不少人内心纠结的道德隐痛,不少人在说出“会扶”这个答案的时候也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就在这样一个文明大国竟然出现了老人摔倒后无人搀扶的现象,令人唏嘘心寒,究其原因是自我保护引发的社会冷漠。

  自我保护是人类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都会估计这种付出会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一旦这种后果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时,人们的善意就会变得犹豫不决,甚至是漠不关心。尤其是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这类“农夫和蛇”故事的真实上演,不仅让主动做好事的人感到心凉和委屈,也给社会来了一种“世风日下”、“好人难当”的“负能量”。

  老人摔倒被淹死事件令人心寒,如果围观的路人能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事实上,这些人一开始也想上前,而顾虑在于“扶人有风险,行善需谨慎”,客观原因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法治安全感,这也反映出道德建设还需法治护航。要真正让行善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还必须建立健全保护助人为乐行为的长效机制,给扶人者法律保障,让好人彻底打消行善顾虑,也别让英雄流汗又流泪。

  对“冷漠”的人来说,虽然谈不上违法,可以说其道德低下、缺乏爱心,但当冷漠现象一旦成为社会普遍时,不仅影响到群众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国家团结、民族未来,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治愈冷漠病的“正能量”。“最美老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车轮碾轧失去双腿;“平民英雄”周海明义无反顾、一次次纵身跳入湘江中,30多年间救起落水人员11人;“打工仔”周传金抓小偷被砍伤手上8根筋,同时女失主垫付1万元医药费并坚决不要周传金还钱。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能量场,虽然触摸不到却真实存在,并汇聚成为一股悄无声息的暖流。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爱、肯定和支持助人为乐行为也越来越“给力”。四川达州给3名因扶老人被讹诈的小学生颁发奖金,为被冤枉者正名;珠海还专门设立见义勇为专项资金,见义勇为者最高可奖励130万;各地也纷纷开始出台《见义勇为保护条例》,除了支持行善者外,也向世人证明“好人必有好报”,让更多人认同并能主动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