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一半老人营养不良 专家:65岁后多补充营养

27.08.2014  13:18

很多老人正在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8月13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刊文指出,最新研究发现,美国65岁以上的急诊患者中,16%营养不良,60%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而且超过3/4的老人并不知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萍教授说,我国老人的营养状况更为严峻,同样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大多数老人不了解自身的营养情况,还有些老人盲目吃素、减肥,最终瘦到皮包骨头,导致晚年生活质量很差。老人营养不良这个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我国一半老人营养不良

美国这项研究显示,营养不良风险最大的老年人群依次为患有抑郁症的老人(52%)、依靠辅助器具生活的老人(50%)、吞咽食物有困难的老人(38%)、难以外出购物的老人(33%)。该研究负责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蒂莫西·普拉茨-米尔斯表示,这个结果令人感到震惊,老人营养不良的现实已经十分严峻。

付萍介绍说,两年前,我国按照国际通用的营养不良筛查标准,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5个城市65岁以上老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后发现,超过50%的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这5个城市都是发展较好、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农村的情况一定更为严峻。如果统计80岁以上老人营养情况,营养不良比例可能更高,会超过一半。”付萍担忧地说。

最近,付萍刚刚完成一项针对北京一家养老院老人营养状况的评估,100多个老人中,好几十人患有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很多老人都是干瘦,细胳膊细腿,就剩一层皮了,看着真让人心疼。”付萍曾测过一个老人的小腿围,竟然只有20多厘米,而国际公认标准是,小腿围小于31厘米就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胃口好、嘴壮,基本上是所有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这也反映出吃饭对于老人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日固体食物摄入量只有800克左右,远达不到1200克~1500克的要求,这也让很多老人陷入营养不良的境地。

多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老年与临床营养室主任张坚说,随着活动能力降低,身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老人摄取食物、吸收各种营养素的能力也严重下降,因此营养不良的问题日益突出。

付萍认为,老人的身体情况有一定特殊性,比如人上了年纪,能量需求明显下降,但叶酸、维生素B6等营养素的需求反而会增加,所以导致老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咀嚼能力下降。老人口腔问题较多,牙齿过敏、牙周炎、牙根松动、脱落等都会影响进食和消化。2.消化能力衰退。90岁以上老人的消化能力相当于5岁小孩,百岁老人则相当于2岁小孩,这会直接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3.味觉功能衰退。年老后,味觉功能可能比年轻时下降80%,吃什么东西都没味道,导致没有胃口。4.心情不好。老人常因退休、丧偶、孤独或儿女不孝等事感到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5.疾病限制营养摄入。比如慢性肾病、肝病会限制蛋白质摄入。长期用药也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素的吸收。6.行动不便。老年人如果失去自行购物或自制膳食的能力,胃口也会大大降低。7.舍不得吃。很多老人习惯节俭,什么便宜吃什么,甚至只吃主食,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