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八旬老人邂逅钢琴 音乐照亮灰暗晚年

10.11.2014  19:41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10日电 题:八旬老人邂逅钢琴 音乐照亮灰暗晚年

  新华社记者张卉、李美娟

  80岁学钢琴?或许很多人都会对此一笑置之。然而在江西南昌,罗运碧正是80岁开始接触钢琴,并迅速为之着迷。这份“有些迟来”的兴趣不仅让她的老年生活充实起来,更为她扫去了多年的抑郁。

  黑色羊毛衫,搭配着红色花边丝绸围巾和彩花棉帽,罗运碧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走进南昌市爱琴海艺术中心。和艺术中心的老师、孩子们笑着寒暄过后,她坐到钢琴边,手指开始在琴键间缓慢而有力地跳动,几首简单的练习曲热身之后,她弹奏起《歌声与微笑》。

  这是罗运碧学习了两个月的成果。正如这首曲子的名字,罗运碧说钢琴和音乐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微笑。

  与钢琴邂逅有些不经意。最初罗运碧的孙子在艺术中心学钢琴,老人家常去接孙子,久而久之她逐渐喜欢上那里的气氛。今年8月21日,80岁的罗运碧成了艺术中心一名钢琴学生。

  每周一节课,她从不落下,两个多月来,先学识谱、再学指法和节奏,一点一点,不急不慢,现在已经掌握了六七首曲子,还能双手同时弹奏。因为视力不太好,钢琴老师还专为她手抄乐谱,把音符写得大大的。

  除了每周一次的上课,老人每天还坚持到艺术中心练琴至少一小时。“就有一次因为生病去不了,她还让我专程到艺术中心跟老师请假。”老伴李南浦告诉记者。

  “这也是我历来做事的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罗运碧说,“别人都说难学,可能是因为我喜欢,也就不觉得是困难了。

  这耄耋之年无意寻到的爱好也无意间给罗运碧有些抑郁的晚年生活打开了一扇亮窗。

  罗运碧有着坎坷的一生:“文革”时期丈夫被迫与家里划清界限,自己又被下放农村,无依无靠凭着微薄的工资养活3个孩子;年近50患上癌症,饱受病痛折磨,最后虽存活下来,身体却变得羸弱;此后,她专心养病调理身体,却又因精神空虚,受到过去苦难回忆的不断侵袭而陷入抑郁……说起过去,她的眼泪忍不住往外涌。

  “学琴以前觉得生活很空虚,没有什么意思,脑子里总是想着过去生活的种种不顺,睡不着,像放电影一样,经常通宵地想,非常绝望,总有一种人生快走到尽头的感觉。”罗运碧说。

  而自从学了钢琴,美妙的音乐和艺术中心友好、充满朝气的氛围让她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仿佛有一股力量将多年的抑郁渐渐驱走,情绪有了出口,生活里也照进了阳光。

  “我好像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现在每天陪伴我的都是快乐的情绪,我不觉得自己80岁了很老态,我觉得我还活20年、30年都没有问题!”说起钢琴、音乐,她兴奋地比划起来。

  难能可贵的是,1927年出生的老伴李南浦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退休后的1995年,他自费购置电脑成为中国第一批电脑用户,如今不仅每天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通过微信与家人聊天,还自学图像处理软件,将文学、美术、摄影三门艺术融合于作品中,摸索出一种其味若诗、其形似画的摄影品种“画意摄影”,并举行了作品展。正是有着充实的晚年生活,老人家年近90依旧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罗运碧和老伴都说:“希望每个人都能勇于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年龄不是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