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传统植入新文化,乡镇“赶集”更热闹

21.10.2015  08:13

昨天(20号),是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一年一度的“当闹”,在这个当地特殊赶集日,不仅有传统的各色土特产,还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新余台记者雷晨报道:
初八这天,家住新余市区的余女士天还没亮就起床和丈夫驱车赶回老家水北镇,参加一年一度的“当闹”。“我那些同学也回来了,他们先回来,都怀念家乡。
水北镇政府前近十里的长街上被挤的水泄不通,有传统的手工制品,土特产,还有外地名优特产品,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在这里走走看看,尽情选购各色商品。
就是面啊,麻花啊,还有水北豆腐。
当闹”是当地“赶集”的说法,今年,水北镇的“当闹”被赋予了新文化元素。集市上,民间书法艺人挥毫泼墨,农民乐队比赛、农村剧团戏剧表演、老年人才艺表演大赛等活动频频亮相。城里的艺术团也赶来助兴,许阿姨的夕阳红艺术团带来歌舞《逛新城》,既给农民兄弟带来欢乐又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都是退养退休的人,出来外面,精神好多了,人也显年轻。
不仅仅是文化表演,新余市还将爱心志愿活动放在了赶集这个平台上,新余学院等高校志愿者将每年都会浪费掉的近千套新生军训服装重新收集清理,免费赠送给老百姓。志愿者罗晓燕:
发给乡下老人、孩子,就不会浪费。
党委书记周金林告诉记者,一些老传统的慢慢消失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损失,水北镇通过做好“赶集”这篇文章,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为发展助力,为生活添彩。
(出录音:把我们水北镇生产的土特产展现出去,也是作为交流的一个时机、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