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化解老大难——萍乡市深化人口计生工作改革见闻

25.03.2014  12:25

有资料显示,近两年萍乡市出生政策符合率明显上升,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处于正常区域,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萍乡市是如何破解人口计生工作这个老大难的呢?

服务之变:

从管理服从到以人为本

粉色的墙壁、粉色的窗帘、粉色的床单被套……走进萍乡市部分乡镇街道计生服务站,可见处处弥漫着温馨的氛围。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罗绮屏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生工作方法显得很被动。因此,萍乡在全市建立“你需要我服务”的新模式,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窗口,在全市乡镇街道计生服务站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要求在部分条件较好的乡(镇、街)计生办办证窗口按照“六好”(态度好、便民措施好、服务效率好、服务监督好、服务环境好、整体工作好)标准进行升级改造,使基层办证窗口(大厅)基础设施实现了全面升级,办证时间、制度设置更加人性化,工作人员态度更加真诚友善,真正成为育龄妇女的 “文明之家”。

同时,开展百村计划生育阵地标准化建设。按照计生服务阵地“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要求,在全市建立100个村级计划生育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完善三室两栏一校,即:计生协会办公室、计生服务室、人口文化室和宣传栏、公示栏、人口学校。

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全市在流动人口多的镇、街将流动人口计生免费服务点延伸到村、社区,专门为外来流动人口免费办证、验证,免费发放相关政策、知识宣传资料,并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实行网格化服务,确保每个网格的流动人口服务落实到位。安源区后埠街是个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为了对接服务,他们创建了全市首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思路,设有计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等,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就业等服务。

管理之变:

从因循守旧到灵活多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萍乡,在缓解了就业压力的同时,也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缺乏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了解,对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企业女职工担心影响工作和收入,不愿意主动接受计划生育服务。针对这一新情况,萍乡市人口计生委出台《加强规模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意见》,采取对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条块结合、社区(村)服务”的管理机制,将企业法人列为本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企业育龄妇女基本台账,依法落实女职工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让企业女职工享受到全面、温馨的计生服务。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划生育管理网络。对市直部门的计划生育管理,专门出台文件,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在全市所有村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各村民小组设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强化了群众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通过村民自治,育龄群众普遍有了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村民由过去的管理对象变为现在的自治主体。

宣传之变: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色彩艳丽的农民画、诙谐幽默的漫画、技艺精湛的剪纸画、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在上栗县福田镇战山文化广场,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宣传让村民们喜闻乐见。

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曾政萍说,以往计划生育宣传标语比较刻板,多用“禁止”、“打击”一类的词,老百姓看了不舒服,起不到宣传效果。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萍乡市人口计生委一改以往的宣传模式,用知识、艺术、文化“新三样”替代以往刻板的宣传,将人口计生知识、公民道德等一起制作成宣传画,将人口文化、养老、生育、养育等家庭文化,以农民画的形式展现,既提升了农民的文化品位,美化了环境,又宣传了人口计生工作。

战山村文化广场只是萍乡市各级人口计生宣传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萍乡市如火如荼地宣传人口文化,做到宣传“进机关、进村社、进公园、进广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