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老教授被骗不仅需要老教授反思

11.12.2013  12:34

  一伙骗子冒充电信、公安等工作人员,以对方身份证被用于犯罪活动为由招摇撞骗,这一直以来是大家所熟知的老骗局。没想到这种典型的老骗局却骗走一名老教授一生的积蓄96万元。12月8日,受害人向南宁市向阳派出所报案。(《南国早报》12月10日)

  老套骗局骗走老教授96万元,老教授的遭遇值得同情,却需要反思,但是该反思的绝不仅仅应该是老教授自己,还有社会的防骗机制建设,那么,社会防骗机制建设到底该反思和检讨什么?

  首先,最该检讨的是老太太的儿女。以身份证被盗用,涉嫌洗钱罪名,电话冒充公检法的骗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骗局,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为此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不计其数,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那么作为儿女,为何在和老母亲平时的聊天过程中,没有给老太太讲述这样的骗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儿女没有尽到孝敬的责任。孝敬不仅是让老年人衣食无忧,精神快乐,更该包括增加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增强老年人的防骗意识也是家庭的平安工程,丝毫不比给老年人提供天伦之乐地位差,老人被骗不平安,子女有守护之责,更有过失。

  其次,是防被骗的社会教育的缺失。如今针对电话诈骗,公安机关和街道办以及社区通过互联网的广泛宣传,年轻人对这样的骗术已经很熟悉,但是针对老年人的宣传却显得很不到位,更多的情况是在小区张贴不太显眼的标语或者提示语,还常常保留不了多长时间就消失了,而在街头的ATM机上的提示,老年人由于不太使用ATM机,因此根本无法看到警示,平时的防骗教育如果能够做到人人不遗漏,对于诈骗伎俩的揭露也能够体现广泛性,提高防骗特别是老年人防骗知晓率,那么此类的悲剧才会因为熟悉而减少。

  第三,是从源头打击电话诈骗的不得力。这些电话诈骗的总部一般都在国外,面对此类诈骗的猖獗,公安机关多次和国际刑警组织携手,进行了阶段式和运动式的打击,在一定的程度上震慑了此类犯罪活动,但是,面对此类诈骗活动持续的高发态势,再从源头的打击上,作为公安机关,不管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上还显得捉襟见肘,由于此类诈骗的对象多为老年人,老年人被骗后往往十分懊恼,万念俱灰,很容易导致因为想不开而产生轻生念头,给家人带来痛苦,也为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加大源头打击的力量,才是有效减少此类悲剧的关键。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仅如此,老年人也是社会的宝贵的人文财富和资源,老年人生活的安全与否,情绪好不好,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不仅事关家庭的亲情,更关乎社会爱老、敬老的质量,作为子女,要对老年人进行安全的再教育,让老年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和子女通气商量,寻求子女的帮助,这也是一种安全的尽心尽力的孝顺;作为社会对老年人的呵护,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长辈在晚年的时候因为被骗而重新陷入痛苦中,善待老年人,孝敬老年人,就从呵护老年人的安全权益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