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锋:考核行政化标准不应破坏学术生态

20.08.2014  10:35

  听到湖南教授做职称评委开房收钱消息的那一刻,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教育学院的宋涛教授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存在即合理”,在宋涛教授看来,一边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边是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缺乏监督,“如果不把偏离的评价指挥棒拨回来,丑闻的发生难以禁绝”。(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学术GDP能力考核,其根源还在于行政力量在高校管理的强势地位,而让其“余热”扩散到学术评定上来。不可否认,这既是“无奈”,也是必然。一方面,管理评价部门目前还找不到比数字“更令人信服”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行政权威膜拜的必然,毕竟,行政化的“惯性”,让他们没有多余的“自由空间”。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存在即是合理”。

  事实上,职称本是对能力的考核,但现实却变成对名额的竞争。在僧多粥少的职称评定竞争中,能力强弱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最重要的还是“量的积累”,是否产生GDP简单累加效应而取得分数上的优势,从而挤过独木桥。这就让“苦逼”的高校教师忙于发论文、找课题,用功利式的学术“成果”来替代潜心研究的坚持和韧劲。自然,所谓的成果也只能是“学术快餐”,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当然,学术“快餐化”的趋势既不是管理部门的初衷,也不是高校教师的本意,而只是在没有科学标准下的“不得已”,只是在没有改革动力下的“得过且过”。相比之下,我国地方政府都已经放弃了“不以GDP论英雄”,而我们的高等院校却还没有做出相应的举措,没有制定学术评判的“生态标准”。从根本上说,不是我们没有条件,而是没有改革的动力,没有改革的决心,才使我们迟迟没有走出学术评定的困境。

  为此,我们不妨看看国外,在美国,职称评审的标准是确定的,但指标却相对灵活,“谁达到标准谁上,达不到标准谁也别想通过潜规则上”。相反,在我国,指标是确定的,标准却是灵活的,这就给操作过程太多的“自由空间”,学术腐败、潜规则就有了生存的土壤,学术评定无形中就多了几分“铜臭味”。当然,我们不是一味膜拜国外学术评定模式,但至少国外模式可以印照出我国职称评定的不足,在能力和数量的平衡问题上,我们确实还是有所欠缺,这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止学术评定的“GDP论”,还需从学术评定的制度设计上做文章,需要在改革的决心上下功夫,需要在学术的质量水平上加砝码。在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衡量上,我们曾经过于追求GDP,结果伤害了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学术环境和自然环境一样,倘若我们还不放弃追求学术GDP的错误价值观,那还必将歪曲我们的评价标准,最终伤害到我们的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