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3.4万考生参加国考大战 古典文化成考题

01.12.2014  10:20

 

  

  考生冒雨参加“国考

  11月30日,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江西3.4万人开始了又一年的“国考大战”。然而,此次国考却如昨日南昌的气温一般,遭遇降温,比去年减少3000余人。昨日早上8点,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小时,记者在铁路一中考点门口看到,很多考生已经聚在门口等候开考,不少人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还一手拿着小本本做着最后的强化记忆。

  江西34089人报考

  据此前公告显示,201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中央驻赣单位共招录479人,比去年增加47人。然而,招录人数的增加并没有给“国考热”增温。昨日,记者从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获悉,本次国考江西考区报考人数为34089人,较去年减少了3509人,降幅达9.3%。

  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今年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2万余人,相比去年增多约3000人,招录人数刷新历史新高。然而,据最终数据显示,共有141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05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近90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5.5%,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仅为40:1,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竞争比例都创下5年来最低,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今年的考试将是5年来最容易的一次。

  据了解,本次招考江西报考人员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报考人数4026人,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报考人数30063人;专业科目报考总数1103人。所有考试分布在江西省直考区南昌一专等27所院校的37个考点1138个考场。

   地市级考卷行测题量减少5题

  昨日上午,行测科目落下帷幕,记者了解到,本次国考行测最大的变化是两套试卷分卷考试,其中地市级和副省级以上的行测考卷有所不同。

  昨日上午的行测,地市级的考卷题目量较以往有所减少,从去年的135题减少到了130题。地市级类数量关系部分只有10道题,比以往减少5道。

  “这次考试题目减少了,可就是那5题坑了我。”昨日,在省科学院考点外,记者见到了满脸沮丧的大四学生小杨。她告诉记者,由于数量关系题向来有难度且费时,她便把数量关系题留到考试最后做,“以往数量关系都是15题的,所以答题卡我留了15个空,到最后才发现全部涂错了,改也来不及了。

  政府信息公开进考卷

  记者采访得知,本次国考行测难度不大,题型跟往年相似,而大多数考生反映今年考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中国古典文化非常注重,出现了很多考查古诗词的题目。

  其中有道行测考题是这样的:中国古代在“”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选出符合礼法的宴会座位安排。题目给出的选项包括了黄庭坚与苏轼、苏洵、苏辙同处一桌,三国中孙坚的四个儿子共一桌等4个选项。此题联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卑礼法,并涉及三国、北宋、明朝以及清末各个人物之间的长幼或上下级关系。在铁路一中考点外,考生李江晖提到此题很兴奋,“我最喜欢看三国,这里正好提到三国时期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孙伯符,次子孙仲谋,三子孙叔弼,四子孙季佐。按照长幼顺序,孙策应坐主位,孙匡(孙季佐)坐在末座,这个应该是正确选项。

  除此之外,大城市病、政府信息公开等热点也出现在行测试卷中。

   “写申论像在看《星际穿越》

  昨日下午5点,国考申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南昌大学的学生小张走出考场,仍然对申论的题目记忆犹新。

  “这次的申论材料全是围绕科技展开,提到了电话、航天技术、互联网等内容,”小张表示,申论考试中,给出了8则材料,共5道题,大部分是“高大上”的科技内容,可到了最后一题,又把科学和人文结合在一起,“申论压轴题,让我们理解‘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这句话。”省科学院考点外,考生小吴自嘲道,“这么高科技的申论,简直就像在看《星际穿越》!

  记者 蒋雅楠 文 马悦 图

  实习生 温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