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黄国胜:耍赖打白条,丢失的诚信谁来还?

08.10.2014  11:20

  截至目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在各地成绩单中,均列出了“关于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的内容。目前,已有30省份公布查处情况,涉及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的问题共16204个,查处22065人。同时还发现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补助资金的问题7682个,处理4610人,涉及金额超过35亿元。(2014年10月7日法制晚报)

  从成绩单的数字来看,成绩斐然,然而也变相说明问题的触目惊心。

  政府如果是为了地方发展,发行政府债券、去银行贷款等进行融资,欠点外债本也无可厚非,然而,人民政府本应为人民,却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一级政府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和公共权力机构,尤其要符合政治合法性的要求,如果政府部门或其工作人员行为失信于民,就会引起“合法性”危机,从而损害政府形象,给政府今后的施政行为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据新华社报道,3月27日,承建安徽萧县市政工程的包工头杨永,因被政府一直拖欠数千万元建设款,要债无果又不堪债务重负,绝望之下吞药自杀。

  曾经风光的老板却以死抗争,看似不理智的做法,暴露出何其无奈又何其悲哀!是什么让公民走到这一步?在这位老板的潜意识中,政府欠债都不还,你还能去哪里诉说,谁又能来主持公正?谁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又是谁逼得他如此决绝?

  据10月3日《天府早报》报道,9月,河南省新乡市东方宾馆老板向古固寨镇政府讨要吃喝欠账;6月,北京延庆一乡村饭馆老板将北京延庆县一村委会告上法庭……安徽三义镇政府公款吃喝欠债20余万元17年未还……甘肃省和政县26个部门过去14年间拖欠一家饭店70万元,今年5月,该饭店通过网络曝光的办法讨债;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金三湖宾馆5年间被10多个政府单位“打白条”吃垮,累计遭欠餐费40多万元,8月,宾馆被迫求助媒体“讨债”。

  去年11月,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通报,湛江市各级党政机关有764件负债案件未执行到位,累积欠债超过18.5亿元,最长的已经欠了20多年。新华社报道称,有些债权单位已经解散,有的债权人从黑发等到了白头。

  而据《法制晚报》统计汇总,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侵占挪用补助资金的问题共7682个,处理4610人。共有14个省份公布涉及金额,总计达到350758.62万元。其中,排在第一的重庆涉及金额最为惊人,超过30亿元。

  上述案例中,或许皆是企业或者经营业者和政府做生意引起的债务,但既然政府承认了欠债存在,那就应该欠债还钱,人无信不立,何况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呢?

  然而,更有让人心酸、惊诧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让政府给征用了,政府却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如果说这些领导干部失德绝不为过,你们对百姓的体恤之情何在?

  清代名吏余小霞曾在官署前贴上一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封建官吏尚有如此认识,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干部是如何恪尽职守、赤诚为民的?

  所幸的是,最高层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6月12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拖欠群众钱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通知称,要严肃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问题,着力解决党政机关、干部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等问题。

  当前,各级政府不应止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还款计划,而是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行动,一些地方掌权者极度恣意与傲慢,在他们眼中,债务和现任领导无关,所以他们就采取拖延的方法,一边制定计划,以应付上级的检查,一边不作为,或者胡乱作为。新华社曾有报道,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政府一个小工程拖欠的42.5万元,镇政府承认这笔债,但只答应每年还400元,以此推算,竟要1000年还清。中国新闻网3月18日报道,河南柘城县慈圣镇政府在10多年前借钱高达上百万元,很大一部分用于发放人员工资,截至目前,有的还了一部分,有的连本带息分文没还。镇书记回应称“镇政府欠的钱不只一个人,就是卖了办公楼也还不完,财政没钱也无能为力”。

  当然,各级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也不应局限于督促相关政府及部门“还清欠款了事”,当下的情况,是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的管束越来越严,一些干部的“乱作为”现象得到有效遏止,但是对过往涉及的干部乱吃乱喝、骗吃骗喝、乱作为、腐败等问题也绝不应该轻轻放过,同样应该严厉问责,加大惩戒力度,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