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之下警惕“耳中风”年轻化 入耳式耳塞尽量少戴
因为发生突然,且具有一定破坏性,突发性耳聋被冠以“耳中风”的称号,近年来与之相关的案例报道时有发生。在3月3日“全国爱耳日”期间,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陈锡辉接受记者采访中,特别谈到,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突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
“耳中风”呈年轻化趋势
“以前突发性耳聋大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年轻人的患病几率呈增长趋势,我们医院每年接收的病患有一两百病例,最小的患者,几岁的小孩都碰过”,陈锡辉向记者介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从临床病例来看,突发性耳聋呈年轻化,或许跟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和经常熬夜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突发性耳聋,医学上简称“突聋”,系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耳中风”,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多为单侧。有的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极大困扰和影响。
白领慎防“低频耳聋”
陈锡辉还特别提及低频听力下降,这也属于突发性耳聋的一种。所谓低频听力下降,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对低频段的声音听不清楚,比如男人声音相对低沉,属于低频段,而女人的声音较尖细,频率较高。
这种耳疾在白领群体中发病率上升很快,尤其是工作忙碌、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上班族,是一种典型的都市病。陈锡辉提醒大家,“低频耳聋容易反复发作,一发作起来会感到耳闷、耳胀、有堵塞感,耳朵就像涨满了空气一样,非常难受。”另外,这种有堵塞感的耳聋容易和耳炎混为一谈,造成误诊。所以都市上班一族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也要注意调节生活节奏,放松身心,不要过度劳累和积压情绪。
陈锡辉还提出,突发性耳聋和其他疾病一样,越早治疗,疗效越好,当出现听力损伤的时候要尽早去医院检查。一般而言,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一周之内,发病如果超过2周,效果明显降低。
入耳式耳塞尽量少戴
噪声也是导致耳病的一大元凶,可引起耳鸣、耳聋和听力损伤。由噪音引起的耳聋称为噪声性耳聋,是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在内耳。
很多年轻人在上下班的路上喜欢戴耳机听音乐,特别是在乘坐公交地铁时,由于外界环境嘈杂,他们通常会把手机音响开大,这在陈锡辉看来是非常不健康的。
他解释道,在开放的环境下,耳朵对大声音有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功能,“当外界声响很大时,耳朵会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耳肌收缩来保护耳膜,”然而戴着耳机的耳朵就像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耳朵内空气难以流通。当音响变大时,耳朵开启对噪音的防御功能会显得迟缓,让耳朵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强烈音响,容易导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如果不得以要使用耳机,最好选择耳罩头戴式,不要选择入耳式的耳机。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