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古韵琴声 感受传统文化

15.04.2014  14:57

      4月14日下午,著名古琴演奏家、音乐史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类代表性传承人吴钊先生应邀做客“红谷之声”讲坛,在枫林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给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什么是琴乐的传统音乐形态及其传承和发展”的学术讲座,校长郭杰忠,著名古琴大师、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徐永先生等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音乐学院黄玉英教授主持。


      吴钊先生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详细地讲述了古琴的历史、古琴音色的变化特点、古琴音乐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在讲授的过程中,吴钊先生时不时地拨弦示范,演绎了古琴中极富韵味的吟猱技法。


      在技法之外,吴钊先生更强调古琴的品格,他说,古琴自古以来不是给人表演的乐器,而是传统文人提升自身修养、陶冶情操的乐器。传统古琴采用丝弦,音量仅供小空间内的数人聆听,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精微的表现力,这种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意境相符合。
      吴钊先生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古琴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魏晋时期以《广陵散》为代表,“繁声促节”,表现比较外放、活跃;宋元之后以《潇湘水云》等为代表,细腻内敛,着重表达内心。早期古琴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古琴崇尚“中正平和”,后来受到了道家的影响,表现为“清净恬淡”。禅宗的思想产生后,开始出现“琴者,心也”的观念,强调以心控制法度,以法度控制声音,只有做到“心法俱忘”,才能弹出古琴 的“”。因此,对古琴所崇尚的审美理念正是来源于中国哲学中的儒、道、禅思想。
      “聆听古琴演奏,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力量。”音乐学院的一位学生有感而发。

责任编辑: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