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霞:认清职教发展形势 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23.01.2015  19:07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皮霞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教招生“立交桥”对于拥有多层次办学并存的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无疑是一个发展的新机遇。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举措,认清职业教育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形势,实现学院发展新跨越。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办学凝聚力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承、创新中华文化,是贯彻党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她是有关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积极梦想。在一个国家的体现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目标和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学校是中华传统文明礼仪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校风,教风,学风上的体现。职业院校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传承优秀的精神文化,通过开设学院发展陈列馆,加强师生对学院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的了解与认同;建设良好的物质文化。按照满足功能需求,展现园林艺术,强化育人功能的要求,使学院新校区成为师生魂牵梦绕的心灵家园;突出健康的行为文化。注重学生养成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助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营造和谐的教学文化。把教学过程,打造成为传递“人人有出彩机会”的职业理想交流平台;完善优良的制度文化。制定大学章程,健全制度体系,使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蔚然成风,爱国情怀,敬业态度,诚信品德,友善行为成为冶院师生的价值准则。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竞争力

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内涵发展战略,人才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注重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构建以冶金专业为龙头,机械、机电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构架和以岗位职业能力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探索“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模式;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补充性、更新性校本教材;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成为“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水平”高度融合的社会有用人才。

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办学影响力

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其根本途径是:加快改革,扩大合作,融通发展。冶金职院是新钢集团公司的员工培训基地,近3年为新钢集团培训各类员工9000余人次,培训收入近千万元。由此,学院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荣誉称号。同时,新钢集团又是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基地、兼职教师的输送基地,依托冶金行业办校已成为学院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学院要以深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为契机,建立人才培养“双主体”,注重“三个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增强校企合作的办学紧密度;教育与产业结合,使学院办学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互为促进;教学与生产结合,要求专业教师坚持到企业挂职锻炼,熟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合作;不断巩固员工培训成效,创新培训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以就业为导向,走对接需求,突出特色的发展之路。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与兄弟院校、冶金行业和地方中小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供稿: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